聽到這,不用司徒老先生繼續說下去,馮正明也已經明白過來。
師父當初確實應該是有,想要讓馮正明接班當燕喜樓主廚的意思。
只不過,最終燕喜樓沒有能夠支撐下來。
而師父當初教馮正明的東西,尤其是帶他出去交流開拓了眼界。
那些也很自然成全了馮正明和如今的匯泉樓。
馮正明感慨:“師父對我有再造之恩,不是師父的那些教導,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爺爺說:“所以你必須要從挑戰賽突圍,必須要贏下選拔賽,最終代表魯菜站在全國大賽的舞臺上,要用你不一樣的視野,去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魯菜。”
馮正明認真地點點頭:“我明白,我一定會努力站在全國大賽舞臺上。”
接下來的時間,馮正明關注比賽進程同時,也是每天都會抽空進行訓練。
因為比賽上,是會更加嚴苛進行刀功、火功和勺功的比試。
而這些實際上都屬于熟練工,必須要一遍一遍去練習。
只有練到最后,練出一種手感來,才能夠得心應手完成比賽上的要求。
馮正明練刀功的時候,并沒有專門用一把刀去練,而是會用不同的刀交替去練。
只用一把刀,可能會練成一種習慣。
當習慣了一把刀的手感,可能換一把刀手感不同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一些偏差。
所以馮正明會交替用不同的刀,每把刀都不斷去練。
這樣一來,逐漸掌握手感不同的刀,同樣是能夠駕輕就熟。
火功上,馮正明基本上是用耳朵去聽,還有用鼻子去聞。
聽不同火力情況下,鍋里油和菜包括是水傳出聲音。
還有聞不同火力,炒菜過程中散發出味道。
勺功就是一個和刀功相似的訓練過程。
必須要能夠熟練掌握顛勺技巧。
尤其是翻炒的力道,要能夠把菜給炒開,并且還能夠迅速讓菜和湯汁味道融合。
很多菜翻炒過程中,一旦力道上掌握的不好,可能出鍋的菜味道上都不能均勻,甚至是會出現成熟程度都不一樣。
所以在一些外行人看,廚師不過就是把菜倒進鍋里,然后那么扒拉顛兩下就出鍋了。
實際上勺功的體現,也就在這扒拉兩下和顛翻幾下里。
旺火速成的菜,這么幾下還不能把菜炒透炒勻,讓味道均勻裹在每一片菜上。
那廚師的勺功真的是完全不過關了。
經過了一周時間的突擊訓練,馮正明終于迎來了挑戰賽的開始。(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