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是他在今天比賽上做的那一道冷盤,完全詮釋了色香味器型在一道菜上表現。”
說完馮正明在匯泉樓的成功,自然王老師傅又要提起聚賓園的變革。
“聚賓園在我離開后,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變革,先不論成功與否,我覺得還是應該肯定國勝你和杜老板一起大膽的嘗試。”
明明是夸了,可程國勝卻更加的無地自容,有種想找個地縫鉆的感覺。
程國勝是真的臉頰火辣辣,如坐針氈。
王老師傅還在繼續說:“不過嘗試變化要大膽,但也不能丟失掉我們的傳統東西。
馮正明在匯泉樓變化能夠成功,正是因為他堅守住傳統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巧妙的創新,讓大家既能夠品嘗到傳統經典魯菜技法,又可以有新的視覺、嗅覺、味覺體驗。
這一點,我這幾個月在京城是更加有感觸,國內在一步一步飛速變化,國外太多的新東西在涌入。
國外新東西的涌入,必然是對我們傳統有著巨大沖擊。
這種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尋求一些變化,再不失傳統的基礎上進行變化。
嘗試去適應時代發展,去適應老百姓更多樣的美食需求。
我想那樣才是我們魯菜更好的延續和發展方向。”
王老師傅的這一番發言,獲得現場所有人非常誠摯的掌聲。
大家能感受到,王老師傅這次去京城幾個月時間里,確實是認真進行一些考察,也了解了餐飲的一些現狀,所以才會有這樣一番發言。
這樣一番發言,也恰好是其他幾位老師傅心中所想。
在如今時代大潮滾滾下,要如何更好的傳承和發展魯菜?
可能是每一位老師傅都在思考的。
或許如果不是馮正明的出現,很多的想法和思路,會是在很多年以后,才會在魯菜逐漸式微,被后來的一些人慢慢發現。
不過現在馮正明出現,他就像是一管充斥著蓬勃力量的新鮮血液,一下子注入進魯菜當中。
他大膽的創新,他堅守傳統基礎上一些獨具特色的烹飪。
尤其是他的那些收獲很多人的喜歡。
讓老師傅們看到一片曙光,突然發現了魯菜順應和追趕時代的方法。
王老師傅發言,座談會現場掌聲有些經久不衰了。
最后,省里的領導開口問:“既然是這樣,是不是可以直接確定馮正明作為這次參加全國大賽的代表廚師呢?”
幾位老師傅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后是讓顏老師傅來開口。
“我作為他的師父,出于私心我是希望他可以直接代表魯菜去參加全國大賽。
但我還是要否定這樣的做法,既然這次我們已經定好了規矩,就應該要按照規矩去辦,我們這次要給全國其他地區樹立一個榜樣。
所以我認為,還是讓馮正明繼續正常參加后面比賽。
如果他真的落敗,那也只能說是我們幾個老家伙看錯了他。”
顏老師傅代表老師傅們表態,現場大家也都同意了馮正明還是繼續正常參加后面比賽。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