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爺爺好奇問:“老夏為什么突然說正明厲害?”
夏老師傅說:“你們看看,現場其他的廚師,他們和幫廚之間明顯配合上不算默契,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要自己上手幫著幫廚一起干活。
可是再看看正明那邊,他幾乎是在指揮兩個幫廚干活,是真正兩個幫廚在協助他做菜。”
現場的幾位老師傅也都是同樣的看法,他們也看得出來。
雖然都是只有一天和幫廚熟悉的時間。
但馮正明已經把幫廚的一切算是摸透了。
最關鍵的是,馮正明是有那個膽量放手讓幫廚去干。
他會很詳細給出任務,然后讓兩個幫廚把任務完成。
可能現場其他的一些觀眾,并不能夠直觀感受到馮正明的能力。
但老師傅們,以及在后廚里多年的大師傅們,還是很清楚馮正明能力之強。
短時間里,已經讓幫廚適應了他的節奏,能夠受他的指揮。
蘇老師傅看著說:“看來,正明選擇做那么幾道簡單的菜,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做的菜雖然相對簡單家常,沒有那么多炫技,卻能讓幫廚更容易上手。”
老師傅們都看得出來,馮正明選擇比較常見的菜,目的是讓幫廚能上手。
這就像是在后廚里,新招聘了兩名廚師進來。
主廚肯定要檢驗一番他們的能力。
在了解能力后,要給新來的廚師安排一些工作。
不可能一上來就給新人安排各種很麻煩的工作,肯定是要從一些他們力所能及開始。
逐步讓新人融入到后廚的團隊中,讓新人慢慢適應到后廚的節奏。
可是在比賽中,給馮正明他們去了解幫廚的時間有限。
這種情況下,馮正明用了一個更加取巧的方式。
他酒席沒有去做什么大菜,只是做一些相對比較簡單,平時烹飪學校都會拿來教的菜。
如此一來,兩個幫廚可以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再經過一天的磨合,兩個幫廚就很容易聽得懂馮正明的命令。
在馮正明的指揮下,幫廚基本上是幫他把切配的工作都給很好完成。
馮正明自己則是專心致志進行炒菜的過程。
所以馮正明這一桌酒席上菜算是非常快。
首先兩盤冷菜上桌,一道是蔬菜拼盤,一道是鹵味拼盤。
都不算是特別復雜的冷菜。
可能唯一體現,就在于馮正明的刀功和擺盤上。
緊接著馮正明在兩個幫廚協助下,幾乎是同時幾道菜一起做。
干燒鯧魚在鍋里燒。
這邊已經幫他把木樨肉切配好了。
馮正明讓切配好的去幫忙看著干燒鯧魚。
他自己則是迅速開始下鍋開始炒。
首先是把雞蛋炒出來。
木樨肉看似家常,可實際上切配的過程就已經體現出這道菜并不那么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