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位和老師傅們一樣的,可以獨當一面,支撐起魯菜未來發展的廚師。
但是烹飪協會的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馮正明竟然這么快就能和他們坐在一起了。
從挑戰賽到選拔賽上,馮正明展現出的扎實基本功。
他幾乎是精通魯菜各種的技法。
同時,他還有自己的理解,能夠運用各種魯菜的傳統技法,加入一些自己的創意,去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菜出來。
尤其讓烹飪協會副會長李志峰在內的中年主管人群。
他們對馮正明的那道烏龍戲珠印象實在太深刻。
可能如果不是看到馮正明去做。
任誰也不可能會想到,把繡球干貝和蔥燒海參這么兩道經典魯菜,結合起來加入一些扒菜的技法,最后能融合成一道菜出來。
在現場交流的時候,大家也針對馮正明那道烏龍戲珠又給出一些改進建議。
尤其是幾位老師傅,給了馮正明非常精準的一些建議。
崔老師傅表示:“正明你最后蒙汁的過程,確實是可以用扒菜的技法,不過你直接擺盤后澆汁,還是沒能把兩道菜很好的融合。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嘗試,海參入味后進行蔥燒后,再和繡球干貝一起蒸一下。
蒸過了之后,再用扒菜技法進行澆汁,用蒸出的汁水加入扒汁中。”
崔老師傅不愧是被譽為活菜譜,他的建議給了馮正明很大的啟發。
馮正明想了想問:“那是不是可以,干脆把繡球和海參一起,加入蔥油一起蒸制?之后在淋汁的時候,海參先淋入蔥燒汁,再整體蒙上扒汁?”
聽到馮正明這種做法,在場的老師傅們紛紛表示這個方法也可以。
蘇老師傅笑呵呵說:“正明的想法很好,把扒菜的技法融會貫通了。”
孫老師傅則說:“蒸的時候稍微加一點蔥油,還有一些高湯,讓繡球干貝入味。”
幾位老師傅針對馮正明的烏龍戲珠給出各種建議。
一起幫馮正明提升他的這道菜。
大家是真的給他這道菜給與極高的期望。
希望他可以在全國大賽上,好好展示一次這個菜。
到時候,也可以讓全國的高手們見識一下,魯菜“和”的境界。
雖然主要討論了馮正明獨創烏龍戲珠,但討論會上也對其他一些廚師比賽中的菜進行討論。
尤其是討論了這次要去參加全國大賽幾位廚師的菜。
老師傅們還是希望,在全國大賽上,代表魯菜去的廚師們,都可以拿出更高的水準,向全國的同行展示魯菜新一代廚師的風貌。
最后顏老師傅代表幾位老師傅說:“你們去全國大賽,最重要是展示、交流,至于比賽就是你們各憑本事,但千萬不要失了魯菜廚師的尊嚴。”
聽了顏老師傅代表老師傅們的這番話。
這次去全國大賽的十位廚師,一起站起身向老師傅們鞠了一躬。
然后齊聲保證,一定會展示好魯菜,絕不丟了魯菜的名聲。(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