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勝倒是沒有再好意思過來和大家多聊。
可能他自己始終還是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放棄抵抗的“逃兵”。
倒是聚賓園的杜老板,幾次過來主動和馮正明他們聊了幾句。
馮正明在交談中,也是能感覺到,杜老板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老板。
從攀談中,能夠聽得出杜老板是很想要把聚賓園經營好。
所以他之前會把聚賓園變得像是歌舞廳一樣。
現在他又叫上程國勝一同南下去學習取經。
他就是想要回來把聚賓園更好經營下去。
只不過,他的一些想法是,既然南方人家有成功的經驗,就直接去南方學習,甚至是要照搬回來用。
從杜老板的說話中,大家甚至聽到他準備請粵菜廚師到聚賓園。
用杜老板的話說:“既然現在流行,那我們就要引進一些流行的東西,與時俱進。”
可能對杜老板來說,他沒有什么堅守魯菜的抱負。
他就是從一個老板的視角,只想要讓聚賓園生意更好,他可以賺到更多錢。
對此,馮正明他們也沒有過多指責。
畢竟他們是廚師,很多想法上和老板肯定是會沖突。
何況人家經營聚賓園,也算是在泉城比較大的酒樓,不賺錢的話,確實是無法經營下去。
所以在杜老板離開后,馮正明他們和兩位老師傅的聊天,話題很容易會帶入到堅持理想和賺錢這兩個對立問題上。
參加全國大賽的廚師里,也有一些人覺得還是需要考慮到賺錢的問題。
如果其他的一些菜,做出來更多人喜歡,能賺到錢,也不是不能去做的。
蘇、孫兩位老師傅自然是堅持,要守住魯菜的根。
兩位老師傅的觀念是,如果不能守住根,等于說是自己放棄了手藝,一個廚師放棄了自己的手藝,那就等于是砸了自己的飯碗。
馮正明和林柏升的觀點相對是比較折中。
他們兩人都認為,可以學習別人的東西,引進其他地方的食材。
然后馮正明的思路和林柏升又會有一些不同。
林柏升的想法是,干脆做的更加高端,粵菜被認為很高級,那也可以把魯菜做得更高級。
馮正明的想法則是,無論是學習別人的一些東西,還是引進其他地方的食材,本質上的烹飪技法上還是應該保留魯菜的技法。
不一定是要做的多么高端,而是應該要做的更加適口。
要不斷融合其他地方不同人的口味。
讓魯菜做出來的味道,可以讓更多人覺得適口。
馮正明覺得這樣一來,不失魯菜根基,又可以讓魯菜被更多人接納。
他覺得這樣會更好把魯菜推廣到各地。
尤其是馮正明提出,在技法不變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各地不同口味偏好,調味上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就更加容易讓更多人愿意吃魯菜。
這么一路上探討著,也算是大家集思廣益中,一行人乘坐火車抵達了滬城。(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