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孫兩位的這個話,立刻引起在場其他各省老師傅們的警惕。
“我也聽說了,似乎那個年輕的港城廚師,年齡上比小馮還要小,但是在亞洲烹飪大賽上,卻已經是大放異彩,一舉贏得了比賽,獲得亞洲名廚的稱號。”
“真的是很不得了,那位年輕廚師的手藝確實不一般。”
“而且他似乎把中餐和西餐很好的融合,算是開創了一些獨創的融合菜出來。”
遼省來的老師傅說:“實際上,還是粵菜的底子,不過是融入了更多西式的調味搭配,還有港城靠近東南亞那邊,他的一些菜也受到那邊的影響。”
聽到這話,大家一起看向遼省的老師傅。
“這么說你品嘗過他做的菜?”
遼省老師傅點頭:“之前南下交流的時候,曾經見過他一次,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廚師,他有不少的菜,口味上甚至會偏向東南亞風格。
比如在一些咸口的菜肴里面,會加入一些水果,讓整道菜的口味更加豐富多彩。”
聽到這,老師傅們也都明白,把水果融入到菜品當中去。
這樣做法確實是粵菜常見,還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風格了。
遼省的老師傅接著又說:“而且他們會比較擅長做一些諸如龍蝦、鮑魚,還有各種海鮮類的菜,這也和他們臨近海邊,容易獲得那些有關系。”
說到這里,遼省老師傅倒是有那么一點點的失落。
“可惜,如今很多山珍不允許用,不然我們東北三省可以用一些山珍,和他們的海味來一場對決。”
遼省老師傅的話也是獲得其他幾位東北來的老師傅認同。
而其他老師傅聽了也都是無奈笑了笑。
大家都清楚,遼省老師傅口中的山珍,很多如今已經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肯定是不能夠再拿出來做菜的。
實際上,東北的廚師不能用那些山珍做菜,確實算是讓他們自斷一臂。
畢竟曾經的不少東北廚師,他們都是以做那些山珍出名的。
當然,如今不允許做,實際上老師傅們也都能理解。
畢竟有些東西,確實也因為曾經大量的捕殺,導致一些物種的滅絕,對東北那邊原始森林的生態也造成不小的破壞。
與此同時,淮揚菜老師傅也開口了。
“要這么說,我們淮揚菜的一些菜肴如今也不能做,我們不是也只能改換其他菜?”
老師傅們這樣的交流,一下子也都是說出來各菜系里如今不能做的菜。
馮正明和一些參賽廚師聽著,一個個也都是不敢隨便插話。
老師傅們嘴上說說算了,真的要把那些東西拿出來做菜,恐怕這場比賽下來,有一半的廚師都要被抓進去了。
蘇老師傅說:“我們就是要在允許的食材中,盡可能發揮出一些創意,把菜做的更好。”
這點在場的老師傅們也都是比較認同。
“不錯,其實把能做的一些菜,盡可能去做好,也已經很不容易。”
“是啊,現在很多食材都有不小變化,想要做好確實比以前難得多。”
“還是經濟向好,大家的生活也好了,一些好食材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大,導致很多食材不像是以前那樣更加天然。”
提起食材的一些變化,老師傅們多少都是有些惋惜。
現實就是如此,很多食材在規模化生產下,味道上會有極大的變化。
不過這方面老師傅們明白,也是不可避免的。
單單是拿豬肉來說。
過去的豬都是需要養到足夠的時間才能出欄。
但是現在引進了國外的豬,而且為了滿足國內吃豬肉的需求,很多豬出欄的時間也被大大縮短。
所以豬肉的肉味在漸漸消失,就連豬的一些內臟也開始變得不如以前肥滿。
這樣的情況下,導致很多菜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