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賽事方組織了所有廚師,在酒店里一個非常大的宴會廳里集合。
這一次,全國各地足足有好幾百的頂尖大廚齊聚一堂。
可以說在宴會廳里,是真正匯聚了全國如今最優秀的一批掌勺大廚。
現場除了馮正明和江成哲之外。
最年輕的廚師也已經四十多歲了。
大家都算是沉浸在廚行很多年。
昨天老師傅們被召集起來開閉門會議。
會議上也是商定了這一次全國烹飪交流比賽的規矩。
簡而言之,首先還是要讓全國各地的廚師們把基本功展示一番。
主持這場大會的烹飪總會副會長說:“各位都是我們國內各地最頂尖的大廚,這一屆的全國大賽,更是有港城的廚師們來。
所以昨天經過我們閉門討論,決定要讓你們從最基本的基本功開始比。
基本功分成:刀功、火功、勺功,另外還會有制湯、雕花、白案。
每一項都會單獨進行計分,最后綜合得分會從高到低進行排名。”
稍微停頓一下,副會長繼續說:“在基本功的比試后,接下來將會進行經典菜肴的烹飪交流。
這個交流是以各地菜系廚師團隊為單位,你們需要分別準備一桌酒席,要把你們各地一些經典菜標準化的做出來。
整個烹飪流程之后你們需要總結上報,烹飪總會和勞動部會進行匯總。
之后會出一本中華烹飪經典菜肴的合集菜譜。
當然出版之后,會把銷售收入均分給你們各地的烹飪協會。”
可以說這樣兩樣比賽和交流,讓現場所有參賽廚師都覺得是非常好的項目。
無論是基本功的比試,還有各地經典菜的烹飪交流。
都是在突出一點,那就是要匯總各地經典菜,也是要有一個統一標準。
這是很明顯,要為以后廚師和餐館的評判優劣,確定一個讓全國廚行都能信服的標準。
在所有廚師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畢竟對普通的食客來說,可能并不能很好分辨一道菜技術上的高低,以及一道菜真正的優劣。
如果通過全國烹飪交流大賽,確定一個通行全國的標準。
這樣以后評價一個廚師的能力,評價一家餐館酒樓菜肴出品的優劣,也都會有一個依據。
有一個標準可以依靠,也就更容易讓所有人信服。
對之后中華美食的宣傳推廣也是一件好事。
在這兩項比賽和交流過后。
副會長說:“這兩項之后,是正式的比賽,比賽會有三天時間,每位廚師都會有三道菜的機會,評審會分別給你們三道菜打分。
最終所有菜肴中,綜合得分比較高的菜肴,會被評選出金、銀、銅三檔的獎。”
聽完副會長的宣布,已經大概說明了整個全國大賽的流程。
整體上來說,似乎是借鑒了一些魯菜選拔時一些流程。
但是也加入了一些全國大賽獨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