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他伸手握住菜刀。
不過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評審現場進行評判。
馮正明他們這些參賽的廚師,也是立刻抓緊開始準備。
同時用刀鏟一鏟案板,再用干凈的抹布把案板和刀都抹干凈。
把雞腿肉給拍的比較平整,接著是用刀進行了修平。
當然這份嚴格也是應該。
他立刻收回目光,盯著自己面前選好的雞。
看到兒子的樣子,馮素英笑著問:“你怎么知道是第一個啊?”
張宏偉很篤定地回答:“肯定是啊,因為電視上給了鏡頭,說明哥他是第一個拆分好的,所以才會給他鏡頭。”
把雞胸肉全部都片成了薄片碼好準備切的時候。
等到參賽廚師們都準備完畢。
是一位來自楊城淮揚菜廚師。
一切做好,馮正明才舉起手表示自己完成。
再加上現場還有記者拍照,還有電視臺的直播,是真的給每位參賽廚師的壓力拉滿。
馮正明意識到這一點,也算是明白全國大賽上對廚師基本功要求的嚴苛。
馮建棟一看電視上的畫面,忍不住感嘆道:“哇,這些廚師都這么厲害啊?”
而實際上這一題中,還有兩個非常隱蔽,可能不會被注意到的要點。
江成哲并沒有多胖,身材算是保持的相當好。
評審們回去開始進行打分。
開始下刀還是有些慢,但是沒多久馮正明下刀開始加快。
不得不說,真正讓廚師們進行比賽的時間,還沒有現場評審們檢驗評判的時間長。
馮正明的速度并沒有排到很靠前的位置。
這樣一看,每根絲的粗細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各地區選出來參加全國大賽的廚師,全部都加起來也不到四百人。
中丁,則是要求是12厘米見方的丁。
連港城的廚師們,面對這樣的情形,多少也是有些緊張。
像是江成哲的刀具箱子打開后,里面擺放著一把一把獨立的刀具。
迅速把切好丁的雞腿肉用刀鏟起來,放在旁邊的一個盤子里。
輕輕的用手把絲在水中撥散開。
最后獲得兩塊幾乎是四方的雞腿肉。
還是要先檢查雞肉丁的大小是否基本一致?
在檢查雞肉丁的時候,會有另外的評委用卡尺現場量一量前邊雞肉絲的粗細。
因為要想把絲切得足夠細,首先是要把片給片的足夠薄。
這個時候,馮正明才開始比劃著進行切丁。
他還是把絲切好后,用刀鏟起放在盤子里。
還有烹飪總會的會長和副會長也都到場。
張宏偉好奇問姥爺:“淮揚菜的廚師那么厲害嗎?”
還有兩位是受邀,來自港城和東亞某國的美食家。
在宣布第一場題目的時候,沒有直接說出具體的粗細和大小要求。
然后把每位廚師切好的絲放在盤子里的水中。
有一點點像是日式,又有一點像是西方的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