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要切成12厘米見方的中丁。
這一步又是很基礎的功夫。
雖說大家也是希望多賺錢,但卻是想要用提升手藝去多賺錢。
別看參賽的廚師們都是各地在大酒樓里掌勺大師傅。
當然也有一些在電視機前看直播,懂行的人很清楚這一只雞做兩個菜的難度。
又是對火候和勺功的一份考驗。
這一步的比試看似很基礎,但懂行的人都清楚很難。
“好了,接下來是第二道菜的比試,各位廚師第二道菜是魚。”
無論是雞肉絲還是雞肉丁,要想做的足夠嫩,還必須要保持味道上的鮮美。
他做的傳統老菜醋椒魚,至今都是匯泉樓最受歡迎的菜之一。
隨著廚師們各自都想好了要做什么菜?
但稍有不慎的話,同樣可能會出現翻車。
那道菜可能外地廚師并不知道馮正明做過。
最關鍵的是,海鱸魚味道上比較淡,也方便進行調味。
大家對他在傳統老菜的基礎上,做出的一些創新,都是覺得相當喜歡。
現場公布完第二道菜的要求,參賽廚師們立刻開始構思起菜肴。
“是啊,我還以為會有更加精采的菜肴出現。”
他首先是選用了一條極大的海鱸魚。
光是這個可能就不是所有廚師都能輕易辦到。
普遍上來說,大部分廚師都是選用做海魚。
現場經過評審的一番看、吃、比較。
在電視機前,觀看全國大賽直播的人。
接下來,廚師們分別走向了材料區,去選用自己要做菜的材料。
等到現場所有廚師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銀芽雞絲和雞肉丁的菜。
江成哲看到也是嘀咕:“做魚還要用海螺?那是一道什么菜呢?”
如果不是認真學習過一些烹飪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可能連火柴絲應該切到什么樣粗細都不知道。
江成哲倒也是很快做出決定,他決定這道魚他要來一個出奇制勝。
甚至是想盡辦法搞商業化的所謂廚師,還是有著極大區別。
首先是雞腿的拆骨,這就是一個不容易的活。
馮建棟很自信:“這回穩了,做魚對正明來說完全沒有難度的。”
畢竟石斑魚光是本身的味道,肯定是要比自己的海鱸魚更加鮮美。
最終結合雞肉處理,和烹飪的兩道菜的色香味,給出一個綜合的評分。”
兩位老師傅對馮正明做的醋椒魚配螺片還是相當有信心。
不說江浙、閩、廣這些沿海省份廚師做魚同樣拿手。
但是泉城的廚師們,還是都很清楚那道菜的獨特之處。
在挑選魚的時候,馮正明看到旁邊江成哲選用了一條相當大的石斑魚。
“這樣就算是比賽完了嗎?看起來這些大廚也不怎么樣啊?”
但是大家依舊還是希望,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通過全國大賽的交流學習,獲得一些新的啟發,從而可以再度提升自己的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