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是用虎口一點點收縮,重新團成一個丸子,在外面滾上一層干貝絲,接著再裹上一層切成細絲的蔬菜絲。
蔬菜絲有黃色的胡蘿卜絲,有深綠色的青菜葉絲,還有白色的筍絲,青色的萵筍絲,甚至是金色的菜南瓜絲。
這些蔬菜被切絲后,馮正明也是提前用鹽水浸泡,然后淘洗之后再用高湯煨煮過。
算是已經有了足夠的滋味,再包裹在鮮貝蝦球的外面,不僅僅是增添色彩,更是增加了風味。
一個一個球用手團好,讓每根蔬菜絲包裹住里面的球。
然后擺放在準備好的盤子里,接著就是上鍋去蒸制。
蒸制的過程中,馮正明把一直煨煮入味的海參取出來。
此時海參已經很入味,接著馮正明再向入味后的海參內瓤入準備好的餡料。
之后開始在鍋中的蔥燒汁里再繼續對海參燒制。
燒海參和蒸繡球的過程里,馮正明再對龍蝦肉進行處理。
把龍蝦肉外面裹上粉,下鍋去進行一番油炸。
按照之前江成哲教給馮正明的方法。
并不是在龍蝦表面拍上干淀粉,而是在龍蝦肉表面裹上了面粉。
按照江成哲的說法,如果是裹上淀粉的話,不容易讓炸過的龍蝦球入味。
所以一般在港城做上湯焗龍蝦球,一般都是裹一層薄薄的面粉。
馮正明也決定借鑒這種方法,在龍蝦肉表面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粉,然后下鍋去進行油炸。
高油溫下鍋,幾乎是讓龍蝦球定型了,馮正明便把龍蝦球撈出去。
因為龍蝦球接下來還需要用高湯進行煨煮。
此時,馮正明的海參、龍蝦球、繡球都已經分別準備好了。
把龍蝦球也下入準備好的金湯當中去燜煮入味。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需要慢慢等待。
要等待繡球蒸好,海參和龍蝦球都燒的湯汁收濃。
當然,三樣東西分別入味肯定還是不夠的。
接下來馮正明還專門準備了一個扒汁,要在最后蓋在整道菜上,以讓整道菜的味道可以融為一體。
隨著時間推移,湯汁已經逐漸收濃了。
馮正明把海參、龍蝦球和彩色繡球分別撈出,在大盤子里一樣一樣的擺放好。
盤子正中間是四個大龍蝦球,然后往外面一圈是繡球干貝。
再往外就是一顆一顆烏黑發亮的海參。
每根海參中間,馮正明還放上一根炸后的金色大蔥段。
再加上焯好的小青菜點綴。
如此把整道菜都擺放好,還需要再次上鍋蒸一下。
這個過程是讓整道菜味道上能夠融合起來。
同時這個蒸制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為了給擺盤的過程消毒。
蒸制的時間里,馮正明把蔥燒汁、金湯全都收濃。
再把蒸繡球干貝的湯汁倒出來,加入一些高湯,燒開之后把準備好的金瓜泥加入其中。
等到整個湯呈現出金色,進行一個相對清淡的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