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必須要是清湯。
是湯的顏色要清亮,不能有絲毫的顏色和雜質,甚至是連一滴油也不能有。
但是這樣清亮的湯又必須要足夠的鮮美。
簡單說就是,湯要有包括老雞在內各種食材鮮美,但是又要如同水一樣的清亮。
這可不是掃湯出來的效果,而是必須要用文火去慢慢燉煮出來的效果。
火不能大,要用足夠久的時間,讓材料味道滲入湯中。
而且要想讓湯足夠鮮美,不能用一只老雞去燉煮。
必須要一只老雞燉煮出味道,對湯進行一番過濾后,再同樣下料一次,用一只新的老雞再去燉煮一次。
如此一共要進行三次到四次的燉煮,才能讓湯有足夠的鮮美味道。
所以這道菜要想做好,絕不是表面上堆砌了高級食材那么簡單。
但是這些東西,專業的廚師會了解。
對一般的食客來說肯定是不會知情。
那么這樣一道菜,對很多普通食客來說,只有一個字:貴。
李冠生對比賽中江成哲做這么一道菜,還是有一點點不滿意的。
明明可以有更多炫技的菜,非要用最貴的方式做菜。
不過再看看馮正明那道菜,李冠生轉念一想又覺得江成哲這么做也合理。
馮正明那道菜,海參、龍蝦、鮮貝、干貝,還有做繡球蝦泥的大明蝦,似乎在貴這方面,也已經不比江成哲差多少。
第三道菜的比賽,廚師們也都已經陸續完成了。
接下來評委們開始進行一道一道菜的品評。
第三道菜里,除了馮正明和江成哲的兩道菜,其他一些廚師也做了一些非常精致的菜。
比如滬城參賽的廚師,第三道菜有人做了一道經典的本幫菜,蝦子大烏參。
色澤擺盤上倒是很好體現本幫菜的濃油赤醬特色。
還有閩菜的一位廚師,做了一道同樣很經典的閩菜,茸湯廣肚。
漂亮濃郁香濃的金湯,倒是絲毫不弱于江成哲的那道菜。
淮揚菜廚師張泉徳,做了一道相當經典的紅樓菜,胭脂鵝脯。
倒是也有著很驚艷的視覺效果。
評委們一路品嘗下來,真的是感覺到第三道菜上,廚師們真是都非常的用心了。
每位廚師的菜,從色香味形器各方面,都很好的體現出美食的美感。
還有不少各地的地方特色,更是在菜品中也都體現出來。
一番品評下來,也是讓評委們紛紛感嘆。
“廚師們真是下了功夫啊。”
“是的,每位廚師都真是很用心在做菜。”
“有不少創意都非常棒。”
“這才是我們中華美食該有的樣子。”
“要百花齊放,都能有很好的發揮才對。”
全國烹飪大賽,個人賽第三道菜做完。
廚師們等待著評委們品評過后,把各自的菜放在展示桌子上,接著便陸續退場了。
第三道菜確實是讓大家都花費了極大的心思,所有廚師可以說都非常辛苦。
不過走出宴會廳,廚師們還是會湊到一起探討交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