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顏建興上了一個羊排砂鍋,是馮正明之前冬天在火車站干大排檔常用的。
還有馮正明在之前青年大會,給青年們做的醬燒牛肉。
以及馮正明借鑒南方紅燒肉做法,做的一道鮑魚紅燒肉。
從上桌的各種菜,不難看出顏建興是精心做了準備。
當然除了馮正明之前融合改良的菜,還有比較傳統的魯菜。
比如上了一只山東炒雞。
上桌的香味彌漫,就知道相當正宗。
還上了一盤油燜大蝦以及干燒魚。
這幾道菜,都是很經典的傳統魯菜,做法上也是傳統魯菜做法。
在這些菜之后,是一道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魯菜。
九轉大腸。
看到九轉大腸上桌,張莉莉初看之下還沒認出來,以為上的是一盤大紅棗。
王家梁給她進行了解釋,張莉莉才一臉驚訝。
張莉莉也聽說過九轉大腸的名聲。
不過這還是長這么大,第一次親眼見到這道菜。
“原來這個就是九轉大腸?看著就好像是一顆一顆大紅棗一樣,真是漂亮。”
顏老師傅笑著說:“這道菜,可以算是魯菜中最經典的一道傳統菜,也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菜之一。
這道菜在不同地方做法上會有一些區別。”
顏老師傅明顯已經接納張莉莉,像是把她當成是兒媳婦般給她解說。
“我們泉城的做法,一般是用大腸頭去做,通常一頭豬大腸頭只有一小節,所以做一盤九轉大腸至少要用三頭豬的大腸頭。
還有一些地方做九轉大腸,不是單純用大腸頭去做,會用粗一些的大腸去做。
也有一些地方為了增加腸子的厚度,以及最后造型上更美觀,會用套腸的方式去做。”
張莉莉聽了好奇問:“套腸是什么腸啊?”
王家梁在旁邊解釋:“套腸不是什么腸,是把大腸一層一層套起來,可以增加大腸的厚實程度,不過師父說過,套腸不容易入味。”
說著王家梁給張莉莉夾起一塊,讓她可以細細的品嘗一下。
“你吃吃看,建興哥用的全都是大腸頭,味道應該很不錯。”
張莉莉倒是也不忌口,她夾起九轉大腸送入口中。
入口首先嘗到的味道是酸甜,但并不是很重的酸甜口。
當開始在嘴里咀嚼,慢慢可以品嘗出其中的酸、甜、咸、辣以及一點點的苦味。
搭配上大腸頭肥厚的油脂香,會讓這一節大腸吃著相當有滋味。
吃完嘴里這一塊,張莉莉有些驚訝:“這味道真的好特別,沒有想象中一些臟器的味道,完全是油脂的香味,還有咀嚼的過程中,酸、甜、咸、辣、苦真是都可以嘗到。”
聽到張莉莉的夸獎,顏老師傅笑起來。
顯然顏老師傅對兒子今天做的九轉大腸也相當滿意。
王家梁嘗了一塊說:“嗯,建興哥的手藝很好,得了師父的真傳。”
顏老師傅笑呵呵說:“不要胡亂夸獎他。”
馮正明立刻說:“師父,你這不對的,做的好應該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