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包間里墻紙和地面上和走廊有著區別。
另一方面,每個包間根據窗子射進來光線不同,也都有著不一樣的裝飾設計。
當然,包間最令人感到驚艷的東西,一定是墻上巨幅的風景照片。
根據不同包間所代表齊魯的城市,照片里是城市很具有代表性的風景。
江成哲看著照片,聽了馮正明的解說。
他再次感到很驚訝。
“正明你到底是怎么想到這些設計的?”
馮正明微笑回答:“當初接手匯泉樓的時候,就是覺得匯泉樓作為曾經的老字號,還是應該讓它具有一些特色。
我就想魯菜是我們齊魯的代表菜,那么匯泉樓既然是魯菜的酒樓,又是在泉城這座省會城市。
是應該要具備各地的特色,就把包間這樣設計了,用齊魯各個城市的名字做包間名,包間里墻上掛上不同城市代表風景照片。”
介紹完,不等江成哲開口,馮正明又自顧自繼續往下說。
“我是覺得,讓每個來匯泉樓的顧客,不但是可以品嘗到我們的好手藝,還可以在匯泉樓里,感受到我們齊魯的風雨人情和文化內涵。”
江成哲聽了之后,扭頭驚訝地打量起馮正明。
這一刻,他心里突然意識到,自己和馮正明之間好像差的有點大。
原本他覺得,馮正明和自己一樣,是一個一心一意撲在了廚藝上的人。
但是看過了樓上這些包間,讓江成哲發現自己錯了。
馮正明不只是一個廚藝很精通的人,他同時還是一個相當有藝術鑒賞力的人。
他可以通過自己對藝術鑒賞能力,用各種其他的藝術來襯托自己的菜品。
就像是眼前這些包間的設計。
走進來就會給人很漂亮舒適的感覺。
很自然,會讓客人愿意坐下來慢慢靜心等待美食。
這一點是很多餐館和酒樓,甚至是很多利害的廚師都會忽略的東西。
客觀的環境,很多時候會影響到顧客的心情。
也就很自然會影響到顧客品嘗美食的感受。
這樣的一種設計,不要說是在泉城,江成哲知道即便在港城也是沒有的。
不過江成哲很清楚這種設計的優勢。
因為江成哲去過國外,在國外見過餐廳有類似設計。
他還曾經專門請教過國外那些餐廳的大廚。
得到的回答和馮正明的話很類似。
大廚們都表示,美食是需要在相應的環境下品嘗。
如果環境不能讓客人舒服,又怎么能讓客人有好心情品嘗美食?
江成哲難以理解,馮正明一個泉城魯菜廚師,怎么也會懂得這些呢?
現在江成哲倒是對馮正明這個全國烹飪大賽狀元很是服氣。
之前的服氣是服氣他的手藝。
在全國烹飪大賽上,所展現出的那份學習融合能力。
現在江成哲服氣則是服氣在,馮正明竟然不只是懂得廚藝,也懂得其他領域的東西。
一個一個的包間參觀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