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當大家全都坐下來,又重新把六道冷盤分開。
一起動筷子去品嘗這六道冷盤。
味道也讓眾人感到非常可口。
酸、甜、咸、鮮、辣,真的每一盤都各有特色。
鹵味那種鹵香絲毫不會搶食材的味道。
六道冷盤吃下來,讓港城的眾人都有點恍惚。
這還是魯菜嗎?
印象里的魯菜不都是很咸嗎?
可是這六道冷盤即便是看著顏色有些深的琥珀豬蹄,實際上吃起來味道也并不會很咸。
關鍵是,這些冷盤都凸顯出食材的鮮美味道。
無論是鹵、拌、熗都并不會搶味。
每道菜有每道菜獨特的味道。
可口,這六道冷菜就是可口。
接下來,馮正明給包間里上的菜,基本上都是很經典的魯菜。
當然,每道菜他也都是有自己的一些變化。
味道上還是那個味道,烹飪技法也是傳統經典的烹飪技法。
可馮正明稍稍一點點小的改良,讓菜呈現出的樣貌完全不同。
像是相當經典的紅扒肘子、芙蓉蟹、四喜丸子、爆炒腰花、干燒鯧魚。
還有最經典的一到魯菜九轉大腸。
味道上都相當經典。
可細細品味的時候,大家又會品味出和中午聚豐德的不同。
江成哲在吃到了芙蓉蟹的時候,一下子覺得他晚上做的家常蔥炒梭子蟹,跟這芙蓉蟹還真是沒得比。
芙蓉蟹要更加考驗廚師的勺功,以及對火候的把控。
清淡的調口下,還要能夠掩蓋住蟹和雞蛋的腥味。
江成哲吃起來,那種入口的滑嫩,以及絲毫沒有被掩蓋的梭子蟹的鮮美。
也是令他相當喜歡這種芙蓉蟹的做法。
壓軸的大菜,當然是馮正明最出名的烏龍戲珠。
這道菜哪怕大家都在電視上見過很多次。
每次看到這道菜上桌的一刻,依舊還是會被驚艷到。
今天馮正明自然是沒有加入龍蝦球。
而是做了他最早做的那個版本。
蔥燒海參搭配上繡球干貝。
一根一根渤海參,其中瓤入了蝦膠,蔥燒汁燒過后,搭配上一根燒過的蔥和一根沒有燒過的金蔥。
中間是一顆一顆被五顏六色蔬菜絲包裹的繡球干貝。
馮正明是為了讓這道菜上菜的時候整盤效果好。
他還專門定制了一批很大的盤子。
這樣就可以上菜的時候,整盤上菜更加具有視覺沖擊。
所以這道菜上桌的一刻,確實是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再次站起身來仔細觀看。
盤中的海參,中間的五彩繡球,盤底流動的湯汁。
不得不承認這道菜確實相當大氣美麗。(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