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點頭:“對,爺爺、司徒爺爺我的想法是,分店不光是要把我們家的把子肉讓其他地方的人都能吃到,還要幫忙保留各地一些街頭常見的美食和小吃。”
“沒錯沒錯,你這個想法非常好。”馮爺爺夸獎道。
兩位爺爺都覺得馮正明的想法很好。
各地的美食和小吃,在一些外面東西進入的沖擊下,可能慢慢確實會消失不見。
如果馮正明能夠利用好干飯鋪各地分店。
把各地獨特的美食小吃吸納,剛好可以把那些東西保留下來。
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做出一些當地特色的東西。
實際上也可以節省不少開分店的成本。
更是能夠吸引當地的人愿意吃。
司徒爺爺笑呵呵說:“以后這個模式,甚至可以推廣到全國去,讓全國各地都能有你的店,可以當成是我們國內自己的快餐店。”
聽到司徒爺爺這種說法,讓馮正明相當有共鳴感。
他從一開始繼承了馮家干飯鋪后。
他就一直想著,以后要把干飯鋪經營成國內的快餐店。
不同于后世一些微波爐加熱預制菜的快餐店。
而是正兒八經用廚師,做各種小炒的快餐店。
雖然這樣肯定會導致成本的提升。
但馮正明覺得,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廚師學徒實習和就業問題。
同時,經過了馮家干飯鋪后廚的歷練,也能讓學徒獲得成長。
不過這個點子,暫時肯定不能直接推向全國。
只能是現在省內試一試。
在各地開分店就是一個開始。
如果這種模式真的可行,馮正明要現在全省把分店開遍。
之后再逐步地向省外進行一些擴展。
以后每到一個地方開分店,也都提前進行考察,要了解清楚當地的一些特色,當地人口味上的偏好。
然后再從當地招聘合適的廚師和管理層。
甚至馮正明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當拓展全國的時候,可以開辦一個培訓基地。
各地分店的廚師集中進行培訓。
培訓后,再去各地的分店上崗。
如果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馮正明感覺會讓國內廚藝水準提升不少。
當然,這些暫時還只是他自己的幻想。
畢竟很多地方還需要嘗試和改進。
真正想要做成,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還有很多。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權威評價體系,以保證每家店的品質,能夠基本達到普通人都滿意的地步。
快餐,雖然會是未來每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但是做的好吃又健康一些,不是壞事。
馮正明剛回到家,也就沒有再出門,甚至沒有去干飯鋪和匯泉樓看看。
只是在家里,陪著兩位爺爺聊著路上的見聞。
晚上更是親自下廚,做了幾道簡單的小菜。
陪著兩位爺爺在家里喝了兩杯小酒。
這也算是徒步走遍齊魯回家后,馮正明自己給自己好好放個假。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