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批學徒來到匯泉樓報導后,他們首先拿到的是一張報名表。
報名表上讓學徒們填寫他們的姓名,畢業的學校,是否已經考下廚師證。
還有表格上讓他們重點填寫自己來自哪里?
以及他們是否接受在泉城之外的地方工作?
應聘學徒們領到這樣一張表格,多少也感到有些意外。
因為之前沒聽說其他酒樓實習會有這樣的一個步驟。
不過為了能進匯泉樓,能跟著全國烹飪狀元學習,他們還是認真填寫了一番報名表。
短短幾天時間,匯泉樓接待了幾批的應聘學徒。
當然馮正明也都是很明確告知所有應聘學徒。
他們哪怕是通過考核,也不可能直接進匯泉樓后廚,還是需要先去干飯鋪的后廚里實習,要經過歷練和考核后。
并且一年后成功在內部大比中脫穎而出,才能進入匯泉樓后廚。
當然,馮正明也告知所有應聘學徒,他們一年中有四次機會進匯泉樓后廚學習。
這也算是給學徒的一些優惠條件。
而且馮正明還明確,四次的學習時間,每次的時間都會在半個月。
如此一來,這份條件對很多學徒更加具有吸引力了。
實際上,馮正明的這份安排,也在為以后公司在全省各地分店開業后,各個分店的培訓做一些鋪墊。
算是先在泉城做一些試點,可以在嘗試中進行一些調整。
逐步讓整體培訓變得更加有條理。
馮正明還是希望,內部會有一套良性的培訓和競爭機制。
這樣才能保證各家分店的手藝始終保持水準。
口碑這個東西,建立起來難,想要保住更難。
因此,單純依靠后廚里的廚師和學徒們自覺,以及他們對烹飪這個事情的喜愛。
馮正明覺得太過于虛無,還是要提前把規則制定好。
之后一切都按照定好的規則去做才更讓人安心。
做這些,馮正明實際上也在為將來,讓魯菜更好從齊魯走出去做些準備。
經過幾天報名,馮正明他們一共收到一百多份的報名表。
馮正明和三位師兄認真進行一番審核篩選。
倒不是要把人直接篩除掉。
是要先根據報名表對應聘學徒進行篩選。
把一些愿意服從調動的學徒篩選出來。
再根據學徒們不同地區進行分類。
之后,馮正明和三位師兄正式在匯泉樓里,對前來應聘學徒進行考核。
考核首先是一些很基礎的基本功考核。
這方面,雖說應聘學徒大部分都來自各個職校,但其中總也還是有一些例外,基本功方面并不能合格。
對基本功不合格的學徒,馮正明自然不會給任何機會。
畢竟如今他這里是進階的地方,不是從基礎教起的學校。
經過第一輪的篩選,依舊還剩下一百多人。
馮正明倒也并不著急,把一百多人分成五批,讓他們分別進后廚進行實踐的考核。
后廚里實踐考核,被篩掉的學徒就要更多了。
在馮正明嚴苛下,直接就淘汰掉了一半報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