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煮湯時,除了主料輔料,還需要加入哪些香料?
一些青年廚師煮湯的小細節,馮正明也是點出來。
同時,專業廚師們則湊在一起,對青年廚師們表現進行一些討論。
因為從煮湯這一步開始,專業評委是要給青年廚師們打分的。
專業評委們看得更加認真。
會仔細盯著每一位青年廚師處理材料的細節。
如果是一些不那么標準的點,專業評委們都會記錄下來。
參加比賽的青年廚師們,看到評委們幾乎都來了,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不過大家也還是盡可能認真把每一步都做好。
畢竟對青年廚師們來說,這是他們更好展現自己的機會。
尤其是對一些泉城之外的青年廚師。
他們這一趟來參加比賽,更多就是要展現自己,好能夠獲得一些泉城老師傅或者是掌勺大師傅的青睞。
要是能被馮正明這位狀元看中,更是不少外地青年廚師期望的。
所以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被評委們關注。
也會讓一些青年廚師們更加興奮。
有馮正明的講解,非專業評委們也都對很多細節有了了解。
知道煮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一個上午青年廚師們都算是把湯煮好了。
最后,也是讓專業評委們一個一個認真看著進行打分。
每個人能夠獲得多少分,暫時青年廚師們還是無法知曉的。
在早上煮湯的比賽結束,中午青年廚師們和評委是被分開安排吃午飯。
馮正明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把煮湯后的一些材料收集起來,中午也算是給大家做了一些菜和飯吃。
用煮湯用過的材料做菜,讓非專業評委們也都是大開眼界。
“原來這些煮過湯的東西,還是能做菜的啊?”
“對啊,而且做出來的菜還這么好吃。”
“我還是喜歡那個包子,用那些煮過湯的食材做的包子,也是非常好吃。”
“哈哈哈,你們不知道在淮揚菜里有一個很知名的三丁包嗎?那個包子最早就是用煮湯后剩下的老雞拆下雞肉,然后和豬肉丁和筍丁燴炒后包的包子。”
“那豈不是說,今天中午狀元包的那些包子,就是淮揚菜里的三丁包?”
“沒錯的,狀元在專業評委們去給湯打分的時候,他就召集了人手,把煮湯剩下的料都收集起來,全都拿去做菜了。”
“這樣確實很好,沒有浪費任何一種食材。”
“是的,不浪費東西,是我們中華的美德。”
馮正明用各種煮湯后的材料做菜,中午讓青年廚師們和評委們,包括現場賽事方的工作人員。
甚至是電視臺、報社的記者們,也都算是吃到了一頓馮正明親手做的午餐。
哪怕是一頓算是比較簡單的員工餐,依舊讓大家覺得美味。
羅錦良這位港城來的老板,吃完員工餐,對和馮正明合作真的更加期待。
午飯過后,是大約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在休息時間里,又有一些贊助商的老總們找到馮正明。
這些老總們一開口,馮正明大概知道他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