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終于算是體會到評委們的不易。
一百道菜,想要全部都給一個公平公正的分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當遇到了兩道十分相似的菜。
要給兩道菜一個合適的分數,更加是非常艱難的抉擇。
其他的評委是被分成了五組。
每一組也只是品嘗和給20道菜打分。
馮正明作為組長,他需要對100道菜都有一個全面了解。
需要去品嘗這100名青年廚師做的100道菜。
還要給100道菜打出一個合理的分數。
對馮正明來說,這可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體力活。
不過他還是很認真對待。
每一位青年廚師,每一道菜馮正明都會認真觀察,認真進行一番品嘗后,盡可能客觀的給出一個合適的分數。
所以在比賽進程中,大家會看到馮正明是不停在賽場中奔走的。
他就像是完全沒有目標一樣,在現場來來回回走動。
實際上他正是在這種頻繁走動中,觀察每一位青年廚師的廚藝。
重點是看青年廚師們烹飪過程中細節把控。
以及青年廚師們對技法運用是否正確。
一圈一圈走下來,馮正明對大家表現整體上很滿意。
至少,青年廚師們沒有因為比賽緊張,烹飪過程中出現什么失誤。
大家在技法上也都能嫻熟掌握。
隨著青年廚師們第一道菜的陸續完成。
馮正明算是在評委們之前,就第一時間品嘗到每一位青年廚師的菜。
每次品嘗后,馮正明會立刻記錄下來對味道上的判斷。
但他不會立刻打分,只是記錄下自己第一時間品嘗的感受。
打分他還是會進行一些斟酌才會給分數。
畢竟進入前一百的青年廚師們,是全省青年廚師中的佼佼者。
他們相互之間的差距實際上都不是很大。
所以如果給分上不夠謹慎,極有可能會影響到青年廚師們最后名次。
馮正明在觀察中間,也還是看到一些廚師不少問題。
比如一些廚師在裝盤前,心里沒有完全構思好菜品擺盤后的造型,所以可能菜出鍋后,再想著去擺盤的時候,很多時候會顯得手忙腳亂。
甚至是根本就擺不出他們臨時想到要擺盤的效果。
結果可能等到他們差不多擺盤完成,又或者是意識到無法完成放棄擺盤。
總之,結果都是他們菜品在味道上會出現極大偏差。
馮正明在看到了之后,也是有些無奈地提醒。
“你們應該要記住一點,如果你們事先沒有想要如何去擺盤,做好了之后發現無法擺盤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不擺盤。
你們可以用干凈的抹布,把盤子邊緣淋上的湯汁擦干凈,就讓菜品以非常直觀的狀態上菜。
至少能保證你們的菜做得足夠工整,也能及時把你們的菜品盛上讓評委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