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一些都可以算得上是比較名貴的食材。
比如馮正明這一次不但是用了海參和很新鮮的蝦,甚至還用了一些龍蝦和魚翅、上好官燕。
看到這些東西,李冠生大概猜測到馮正明要做的東西。
“看來這次正明你要做一次魯菜中真正的官府菜啊應該是魚翅席”
馮正明笑著點頭:“對,今天這個齊魯地圖是魚翅席。”
在魯菜中,通常頭菜的主料是什么那么這一桌席就叫做什么席。
比如是魚翅那就是魚翅席。
如果是海參,那就是海參席。
還有燕窩席,等等各種不同的席。
馮正明今天是準備要來一個最傳統經典魯菜,黃扒魚翅。
把這個作為拼湊在齊魯地圖中間的金燦燦的產糧區。
搭配上以九轉大腸當做泰山,再用蔥燒海參,德州扒雞,還有大蝦等各種經典魯菜。
相互穿插搭配起來,組成一張齊魯的美食地圖。
如果不是沒有提前準備黃河大鯉魚。
馮正明甚至想過現場做一條醋鯉魚,也加入到整張的齊魯地圖當中。
李冠生看完了馮正明的各種準備,他還是感到有些驚訝的。
因為馮正明這明顯不是之前的冷菜看盤了。
這些菜都是需要進行烹飪。
也就是說,馮正明需要提前準備好相應菜品,最后再進行地圖的拼接。
這一切可有些考驗馮正明對火候,關鍵是菜品溫度上的把控。
畢竟有些菜如果現場冷掉,可能菜品的味道也會大打折扣。
這方面馮正明是早有準備了。
他和江成哲是認真進行過研究。
確定應該先做哪一道菜
每一道菜做的過程中,其他的菜應該要準備到什么程度。
他們一起經過了幾天嘗試,把每道菜的時間都進行精準的把控,還進行了各種的分割,以保證最終可以在幾乎前后腳時間完成全部菜品進行組裝。
為了方便組裝,馮正明和江成哲事先在盤子里做好了規劃。
最后一道一道菜出來,只需要按照標準擺放好。
當然,這個烹飪的過程,確實相當考驗廚師的掌控力。
不光是馮正明和江成哲之間默契。
包括江成哲餐廳后廚里的人,也需要盡量跟上馮正明他們節奏去做。
所以前期準備,馮正明這些天一直是把每個細節都拆分好。
然后給每個人都安排具體工作。
這樣可以避免到時候出現雜亂無章混亂。
隨著時間來到上午九點,各地廚師團也都入場了。
這個在港城再次做祖國山河圖的回歸國宴表演,也是正式拉開帷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