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餐具必須要有他“正魯興”招牌的標識。
并且所有餐具的規格必須要一模一樣,不能有絲毫的偏差。
然后他要求李濤需要先帶上一批樣品到滬城給他過目。
“如果你帶來的樣品合格的話,我們可以立刻簽署協議,并且之后我的店里餐具都會找你們幫忙燒制。”
李濤是立刻答應:“好的馮狀元您放心,我過幾天先去滬城,找您把樣的圖拿到,回來我們就開始給您燒制,保證會按照您的要求讓您滿意。”
聯系過李濤,馮正明看向江成哲。
“我們國內燒制瓷器那可是老祖宗就開始,所以你說的讓我從海外采購瓷器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我就是要打破那些營銷手段帶給所有人的成見。”
江成哲是一臉無奈:“恐怕也只有你敢這樣去做。”
作為在港城和海外多地展轉多年的年輕廚師。
江成哲可能從業的時間上不如馮正明長,廚藝上也暫時追趕不上馮正明。
倒是要說對餐飲上的一些營銷手段,尤其是一些高檔餐廳為了營造出高檔的營銷。
江成哲算是非常清楚的。
之所以高檔餐廳專門做各種餐具、廚具、桌椅,甚至是桌布和每一塊給客人餐布,都是有專門的國際知名品牌專門定制。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一家高檔餐廳的營銷手段。
這就像是有一些名聲在外的名廚,他們本身的手藝可能并沒有多頂級。
但如果一問起來,會說他們接待過某位富豪,或者是接待過什么明星名人。
那么那位大廚的手藝反倒是變得不重要。
大家愿意去他的餐廳吃飯,可能更多就是沖著,自己吃到了某某明星和富豪做過菜廚師的手藝。
所以那些餐廳的經營者,為了和其他餐廳做出區別,也會力捧一些所謂代表高端的餐具和餐廳各種配套東西的品牌。
這一切過去在江成哲印象中,是屬于行業內的一種默契。
就是大家都默認可以這樣去做,相互之間都要多方去平衡這其中利益。
只是在馮正明這里,他壓根就不會去理會這些東西。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各種籌備。
從兩家滬城店的裝修開始,馮正明就是要打破一切所謂常規。
他就是要用國內的產品。
他就是要找齊魯劉家村的裝修隊來裝修。
他就是要從滬城之外全國各地買來各種的裝修材料。
一切別人默認的常規都被馮正明毫不客氣打破。
至于那些餐廳營銷手段,他更加是嗤之以鼻,不屑于用那些手段。
馮正明這么做,有一點是江成哲已經見到的好處。
裝修的進度明顯非常迅速。
完全沒有跟馮正明他們進行任何扯皮。
劉勇剛帶著人,按照馮正明的全部要求,非常迅速進行裝修。
甚至在江成哲看來,可能不是馮正明要求,齊魯來的這些裝修人員,會連天加夜給馮正明把兩家店裝修出來。
在兩家店裝修的期間,馮正明和江成哲又是開始聯系食材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