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突然意識到,兩位爺爺思想確實是相當超前。
他們也確實是很有眼光,能夠洞悉很多東西。
尤其司徒爺爺,在國外多年,他更加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如當初馮正明提出,想要建立起一套,屬于中餐的餐廳標準體系。
司徒爺爺就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做法。
因為司徒爺爺很清楚,如果等海外那套餐廳標準進入國內,就必然會讓國內中餐因為要去迎合別人的標準,開始變得面目全非。
這一點和馮正明的思路是不謀而合的。
不同之處在于,馮正明知道未來的情況。
司徒爺爺則完全是根據海外所見的經驗推斷出。
這便是眼界高低帶來的不同思路。
很多東西,并非是沒有可以借鑒的例子,只是大多數人可能接觸不到實例。
馮宗嘏也是來了滬城后,和司徒大哥一起在滬城街頭走走看看。
又是在大兒子家里,接觸到那些更為超前的信息。
他過去的很多思路也在發生轉變。
所以馮宗嘏也認為,馮正明的想法沒有錯。
他當初決定南下而不是北上,實在是一招相當好的思路。
如果馮正明北上去京城。
他將要面對的是有些固化古板的行業背景。
雖說京城確實聚集著相當多優秀的大師傅。
但也正因為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大師傅,在京城就要講一個論資排輩。
馮正明在滬城推出的這套東西,如果是放在京城會受到相當多方面的掣肘。
可在滬城,他能夠更加放開手腳。
盡管背后也是有人在支持他,可廚師協會方面不會對他有太多限制。
滬城的餐館推薦指南能順利推出,并且被大多數人接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是放在京城,恐怕要想推出那樣一本餐館指南,要牽扯出的利益鏈條會很大,到頭來壓根就做不到完全自主。
馮宗嘏看向馮正明:“下一步你要做起自己的高級餐廳,以你那家餐廳做標準,確定滬城高級餐廳和酒樓的評級標準。
這樣你的另一本推薦指南也將獲得更多的認可。”
馮建棟有些驚訝:“爸你現在好時髦啊,正明在做的那些,你竟然全都懂”
馮宗嘏笑了:“滬城是個有趣的地方,每天都能增長見識。”
司徒爺爺聽到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被太爺爺抱在懷中的小丫頭,看到兩個太爺爺都在笑,她雖然不懂也立刻跟著一起笑,還在太爺爺腿上站著手舞足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