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正明的指導下,夏蕙最后做的一道菜,是一道改良后的孔府菜,籃烤鱖魚。
過去的籃烤鱖魚這道孔府菜,是把鱖魚處理好,在魚身打上刀,魚腹中加入一些餡料,然后用面皮包裹住放入烤箱去烤制。
馮正明在這道孔府菜的基礎上,專門做了一些改進,也算是今天讓夏蕙展示一下。
改良后,鱖魚不再是開膛破肚,而是用灌湯黃魚的方式,在魚不開膛情況下,把魚脊骨剔除,保證魚身的完好不破。
接著就是需要對鱖魚進行脫衣,也就是要把鱖魚表面的魚皮刮掉。
這個步驟也算是孔府菜的一道獨特技法。
夏蕙在馮正明身邊,也是進行了不少的學習。
水溫需要控制的很好,如果太燙了容易把魚燙爛,但如果水溫不夠又脫不下魚皮。
夏蕙認認真真一條一條的魚脫衣,然后放進馮正明準備好的蔥姜料酒里浸泡。
盡可能去除魚本身的一些腥味,保證后續魚沒有異味而且味道鮮美。
脫衣結束,夏蕙接著把蝦仁、火腿、青豆、肉丁、干貝、海參、冬筍、香菇一起下鍋炒制,并不加入很重口的調味,保證炒制出的餡料清亮。
再把鱖魚撈出擦干了水份后,給魚打上刀,把放涼的餡料灌入魚腹。
最后在魚身上放上蔥絲和姜片,先用豬網油包裹一層。
再用準備好的酥皮進行包裹。
馮正明在這道菜外面的面皮上做了最大的改良。
他用了西式的酥皮作為最外面包裹的面皮。
如此一來,可以讓外面包裹魚的酥皮也是可以吃的。
不像是過去這道菜,外面包裹的面皮烤了之后就是丟掉。
整個籃烤鱖魚的過程,全都是夏蕙獨立去完成。
包裹好外面酥皮,夏蕙也自己手捏出一條魚的樣子,還用小刀雕刻出一些紋。
然后一條一條的送入烤箱里去,進行烤制。
烤到一定時間,夏蕙還按照馮正明的指點,拉出來在表面刷上一層蛋液。
如此一來,最后烤出來的這道籃烤鱖魚,外殼完全呈現出金黃色。
并且還散發出蛋液和酥皮混合起來的奶香味。
這道菜烤好后,夏蕙認真進行擺盤裝點。
然后和師父還有師弟們一起,端著一道一道的烤魚走出去上菜。
馮正明來到大廳里眾人面前:“這是我徒弟的一道菜,感謝各位長輩今天能來參加她的拜師宴,這道孔府八珍籃烤鱖魚,請各位長輩指點。”
當看到上桌的這道菜,還真是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到。
尤其是夏老師傅和夏蕙的父親夏振南。
他們這次過來,也很為夏蕙高興。
夏蕙能夠拜師到馮正明的門下,真是爺爺和父親都不曾想到的。
這次連夏蕙母親都到了,母親看到夏蕙正式拜師還激動的流下了淚水。
現在看到夏蕙親手做的孔府菜上桌,更是讓夏蕙母親很是驕傲。
夏老師傅端詳一番先開口:“小蕙你這個外面的酥皮應該是你師父教你的吧”
夏蕙走上前:“是的爺爺,這個酥皮是師父教我做的。”
夏老師傅又看向馮正明:“你這個當師父的可真厲害。”
馮正明:“謝謝夏師伯的稱贊,我也是進行了一些嘗試,希望夏師伯不要怪我改了你們孔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