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想要自己單干,要干出一些成績來。
所以他選擇給馮正明建議,在高級餐廳酒樓和干飯鋪之間,加入第三種形式的店。
然后江成哲可以作為這類店的主流開創者,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
他這一點心思,馮正明已經看出來了。
因此馮正明才會同意他的選擇。
甚至還在幫忙宣傳中,直接點明了西餐館街上這家店的模式,可以作為他老洋房餐廳的平價替代。
這才是這家店吸引到更多客人,尤其是年輕白領喜歡的原因。
馮正明也花費了一些心思。
共享出一部分老洋房餐廳的菜單。
和江成哲一起進行改良后,加入到西餐館街上分店的菜單上。
再加上江成哲一些西式和港式菜品的設計。
在一些年輕白領眼中,西餐館街上這家店要比馮正明的老洋房餐廳更加時尚。
當然沒有人會覺得,西餐館街上這么一家店,可以真正的替代掉馮正明的老洋房餐廳。
其中最關鍵一點,還是在原材料的選擇上。
江成哲這邊不可能用馮正明那邊餐廳所用的原料。
因為價格上根本就承受不起。
當然江成哲也有他的一些小聰明,他找低價平替原料的時候,也會盡量挑選一些好的,或者是多加一些技術上的烹飪加工。
又或者江成哲干脆用一些西餐或者是粵菜的其他菜代替。
這么一來,也讓店里和馮正明的老洋房餐廳出現差異化。
算是屬于他自己的特色,同樣是獲得一些好評。
馮正明在滬城的店生意是蒸蒸日上。
使得滬城的一些人對他是越來越眼紅了。
在一部分本地廚師眼里,馮正明屬于搶了本該屬于他們的地位。
他們會覺得,是滬城給了馮正明平臺和機會。
結果你馮正明竟然一點不知道感恩,反倒是用這么多家店,把一部分他們本地的酒樓和餐館生意給搶了。
之前馮正明只有四家店的時候,本地的那部分廚師還沒有感受到壓力。
畢竟那時候四家店都是走的快餐模式,在很多本地廚師眼里屬于上不得臺面的低端路線。
現在不同了,馮正明的老洋房餐廳一躍成為了滬城乃至全國頂級餐廳。
一下子把本地不少過去知名的高檔餐廳都比下去。
緊接著江成哲對西餐館街上分店改造,又成為一個吸引大量都市白領的餐廳。
真就是高、中、低三檔都被馮正明給徹底占滿了。
一部分滬城的廚師,開始湊在一起想點子要對付一下馮正明。(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