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我覺得大家只要用心去做菜,應該都會把菜做的很好。
在我各家店后廚里,我不會像是一些店后廚里那樣,把一切的活都壓在一位廚師身上,我會安排好各種分工。
有了明確的分工,后廚里大家分工合作,自然也就不會覺得非常辛苦。”
聽了馮正明這么說,讓來采訪的人不禁覺得相當有道理。
很多小餐館后廚,往往就是廚師一個人忙。
如果顧客不多的時候,或許廚師一個人還不會覺得什么。
可一旦顧客太多,廚師一個人太過忙碌,肯定會心生厭煩。
廚師心生厭煩,就無法保證手藝上的品控。
馮正明把后廚的工作拆分,一道菜從前期準備到烹飪,全部的步驟都分別安排后廚的人去做,這么一來增加后廚效率。
同時也不會讓后廚里某一位廚師會覺得特別辛苦。
其實之前有人曾經說過,馮正明把后廚變成了流水線。
馮正明沒有否定,因為在他看來,后廚本來就是流水線。
他只是把步驟拆分更細,減輕了后廚每個人的壓力。
馮正明把這些當著攝像機的鏡頭解釋出來。
把女主持人都給聽得有點懵。
“所以,馮廚你還真是把后廚當成是做菜的流水線”
馮正明:“流水線這個稱呼我不喜歡,我更喜歡把后廚當成是舞臺,我和每一位后廚里的人,都是這舞臺上的演員。
在這個舞臺上沒有主角,我們所有人都是配角,只為了通力合作,把最棒的菜做出來給每一位店里的顧客。
那每一道我們用心做的菜,才是這舞臺上真正的主角。”
馮正明這么一說,真是讓采訪他的人相當不可思議。
他的比喻讓大家覺得聽著相當浪漫。
這種浪漫背后,又是對每一位后廚人員的抬升。
后廚里的每一個人他們不再是做菜的,他們在馮正明口中是舞臺上藝術家。
京城電視臺的采訪結束,馮正明接著受邀去參加總臺的節目。
節目是以談話形式,也跟馮正明聊起相關京城開店的事情。
馮正明依然是比較的平淡,游刃有余地對答如流。
當然,在總臺的節目里,馮正明不會像是被京城電視臺采訪那樣自主。
不過效果也還是非常的不錯。
雖然京城電視臺的采訪在前,但總臺的談話節目還是先播出。
馮正明出現在總臺的節目里,很自然是給他在京城分店又一次做了宣傳。
不少人都覺得上節目的馮正明表現的有點像是個鄰家大男孩。
仿佛他身上褪去了全部的身份。
他不再是全國烹飪狀元,也不再是正魯興老板,更不是滬城最頂級餐廳的主廚。
他很單純只是一個年輕廚師,一位魯菜老師傅的小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