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和韓睿點頭:“我們也會做好自己本職。”
王瀚文沒有直接開口,他先用勺子舀起一勺麻婆豆腐。
送進嘴里稍稍的品味一番后,王瀚文感嘆:“主廚的手藝確實利害,這麻婆豆腐甚至感覺比我們當地做的還要好。”
馮正明笑了:“用的豆腐不同,我這份麻婆豆腐用的豆腐,是皖省的豆腐。”
王瀚文有些驚訝:“用的是皖省的豆腐”
馮正明:“對,滬城也不可能買得到川渝那邊的豆腐,皖省的豆腐算是能買到最好的豆腐,我專門訂購了一批。”
聽了馮正明的話,讓五位青年廚師當真是相當敬佩馮正明。
他總能在一些細節上,做出一些特別的調整。
馮正明的這份能力,是他這些年無論去哪里,都會抽空專門到當地最市井的地方,嘗嘗當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和那些小館子帶來的靈感。
很多細節,往往就源自于當地人可能才會去吃的小館子里。
這方面,馮正明確實要比太多的廚師都強。
很多廚師甚至會看不起那些市井的小館子。
可馮正明從一開始,就是走市井的路線。
從他當年火車站賣盒飯,到后來開馮家干飯鋪。
以及去火車站附近干大排檔。
可以說這些年,馮正明始終沒有脫離市井氣息。
正因為馮正明會更加貼近市井,他總能在市井中獲得很多靈感,找到一些別人不注意的東西。
就像是本幫菜的雞圈肉,這個菜只是在老菜單里記錄了。
但是很多本幫菜廚師都已經不會做這個菜。
這個菜最難的點在于,要如何讓雞肉、圈子、五肉達到合適的火候。
馮正明做這個菜的時候,圈子也就是大腸頭,他用了魯菜九轉大腸的做法。
雞肉也是選用了雞腿肉,進行腌制上漿后同樣單獨烹飪。
最后是五肉,用的是最傳統的東坡肉做法。
不放一滴水,不加多余的配料,就是單純用黃酒、小蔥、鹽、燉煮出來。
分別進行燉煮后,再把三樣組合起來,用小鋁鍋或者是砂鍋進行燉燒。
燒的過程中,味道相互融合,最終達成一種和諧統一滋味。
李耀和韓睿不知不覺多吃了幾塊雞圈肉。
兩人真是覺得,這個菜被馮正明做出了一種新高度。
明明是三種不太起眼的食材,卻能夠做的如此美味。
馮正明把烹飪細節告訴兩人,這也算是給五位青年廚師一點補償。
讓他們都能收獲一些屬于他們各自菜系的特色菜單。
馮正明也跟其他幾位,聊了一些他們各自特色菜的一些小改良。
好讓其他人的拿手菜,可以在餐廳里變得更高端。
“麻婆豆腐實際上已經是很完美一道菜,想要加入其他東西不容易,但是可以開發一點想象力,用豆腐做出其他的菜來,還是用川菜的一些技法。”
這話讓川菜青年廚師王瀚文陷入一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