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搖搖頭,擠出笑道“沒什么事兒。”
說著,她很快意識到蘇洵過于聰明,這般拙劣的借口怕是騙不了他,便扯謊道“老爺也知道,常嬤嬤雖是我的乳娘,卻更是程家的家生子,家里還有好些人在程家當差,這些日子我話里話外沒少埋怨兄長,她聽到后就與我辯解幾句。”
“我眼里向來容不得沙子,當即就訓斥了她幾句,怕是她不高興了。”
“我到底是被她奶大的,縱然嘴上訓斥她,但心里哪里能好受”
小小年紀的蘇轍聽了只覺得這話是天衣無縫,嘴里再次“咿咿呀呀”叫了起來。
身在這世道,女子過于柔順不是什么好事。
可若太過要強也不是什么好事。
蘇洵正色道“夫人在撒謊。”
程氏微怔。
蘇洵見她神色如此,心中是愈發篤定“我與夫人成親這么多年,夫人是什么性子,我還不知道”
“你既決定放下舅兄一事,哪里會因為這件事傷心動怒”
“常嬤嬤也不是個糊涂的,她是照看著夫人長大的,明知蘇程兩家關系再無轉圜的余地,又怎么攛掇夫人前去程家伏低做小”
說著,他指了指仍在貴妃榻上蹬腿叫喚的蘇轍道“瞧,夫人這謊話太拙劣了些,連八郎都聽不下去了。”
蘇轍忍不住在心里替蘇洵鼓掌。
他覺得他這爹爹還真是聰明。
程氏面上也浮現幾分笑意來,索性一五一十將今日之事都道了出來,蘇老太爺的固執、常嬤嬤的偏見,最后更是道“先前老爺幾次與我說過,夫妻乃為一體,就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老爺可滿意”
也只有在蘇洵跟前,她才有幾分女兒家的樣子。
蘇洵雖有幾分性子,卻知程氏嫁給自己受了不少委屈,笑著道“常嬤嬤這話又沒說錯,看樣子我得加把勁,早日替夫人考個進士回來才是。”
說著,他又道“至于爹那里,你不必管了。”
“明日我帶著八郎去正院一趟,這件事就交給我。”
蘇轍很快就清楚這事兒到底與自己有什么關系。
翌日一早,蘇洵就抱著他去了正院。
蘇老太爺看到他再次用胡子扎了扎他,笑著逗起他來。
可當蘇洵說明來意后,蘇老太爺是臉色一沉,正色道“老三,我問你,當初你小時候我可有逼迫你讀書”
“你兩個哥哥一心向學,年紀輕輕皆中了進士,名震眉山,人人提起你來皆說你天資聰穎,若是嚴加管教,咱們蘇家定能一門三進士。”
“前些年,你愿意游山便去游山,愿意戲水便去戲水,我可曾有約束過你一日若六郎真是個勤勉好學的,也不在乎遲上幾年啟蒙,你何必為難一個三歲的孩子”
他向來是個灑脫之人,只求兒孫也能隨心而為。
蘇洵從前的的確確是個游手好閑的浪蕩子,其母史氏去世之后這才一心向學,雖說他天資過人,但已怠慢二十多年,想要趕超同齡人簡直比登天還難。
也正是因此,所以他知道念書啟蒙是宜早不宜遲“爹,您誤會了,并非我與程氏要逼著六郎早早念書,而是府中雜事頗多,程氏實在抽不出空管教六郎。”
“府中雖有婆子丫鬟,但她們目光短淺,六郎跟在她們身邊并非好事,所以我們就商議出這個法子來。”
“與其說是啟蒙,不如說是玩鬧更合適些。”
蘇老太爺面色這才和緩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