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勸大嫂,她難免會胡思亂想,可元娘是她的女兒,元娘的話,她總該信的。”
程氏叫人包了兩樣點心,就抱著蘇轍去了長房。
她可是知道的,蘇元娘最喜歡八郎了。
經今早管家一事,回來之后,蘇元娘又與王氏爭了幾句。
蘇元娘擔心這般下去,王氏的身子會受不住。
王氏則覺得自己之所以舍不得管家之權,則全是為了蘇元娘的親事。
母女兩個都覺得自己委屈極了。
當蘇元娘聽說程氏來了,擦了把臉就迎了出來,笑著道“三嬸娘,您怎么來了”
說著,她更是接過蘇轍,逗起他來“八郎,你可是來給大姐姐拜年的”
“萍兒,去,給八郎取壓歲錢來。”
蘇轍很喜歡蘇元娘這個大姐姐,知書達理,溫文爾雅,不管什么都是和和氣氣,笑瞇瞇的。
更別說今日他來了長房一趟,又得了個蘇元娘的封紅,能不高興嗎
程氏推辭一番,可架不住蘇元娘執意如此,她便叫春桃幫蘇轍將封紅收下。
她知曉蘇元娘是什么性子,也沒有轉彎抹角,直接說明了來意“府中要縮減開支用度,一個人要當兩個人使,若留下那等偷奸耍滑的,蹭吃蹭喝不說,更叫那些勤快老實的寒了心。”
“我管家這么多年,識人總比大嫂清楚些。”
“這是我覺得不錯人的名冊,元娘你若有時間也可以在大嫂跟前提上一嘴。”
蘇元娘連聲道好。
她雖是姑娘家,可從小得父親蘇澹看重,兒時更是被蘇澹抱在膝上親自教導過的,很識大體。
程氏想若自己有兒子,定會求娶蘇元娘的,便與她說起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元娘,大嫂是什么性子你應該也清楚,她之所以攥著管家權不放全是為了你們幾個。”
“她是寡婦,尋常不好隨意出去走動,若管起家來,人情往來就不得不出門走動,如此也能為你選上如意郎君。”
“姑娘家嫁人,就好比第二次投胎,若兩眼一抹黑,所嫁非良人,那一輩子就毀了。”
“大嫂也是一片苦心吶”
等著她走后,蘇元娘一個人在屋內坐了許久。
等她想明白整件事時,已滿臉是淚。
果不其然,蘇元娘行至主屋廊下,就聽見王氏在說話“咳咳,這陳家在眉州雖也算有頭有臉,但他們家大郎小小年紀,身邊就已有兩個姨娘,他們家下的帖子,就幫我回絕了。”
“還有這個郭家,倒是家風清明,可祖祖輩輩連個進士都沒出過,可見一家人都不是讀書這塊料,元娘哪里能嫁到這樣的人家這家我看也不必去了”
蘇元娘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淚又簌簌落了下來。
一進去,她就撲進王氏懷里嚎啕大哭起來。
哭的王氏心都碎了,壓根忘了早上母女爭嘴一事,將她摟在懷里也跟著紅了眼眶,忍不住道“我兒,你這是怎么了”
“可是有人欺負你了”
她想到方才聽人說程氏帶著蘇轍來過一趟,心里更是怒火中燒,揚聲道“好啊,定又是這個程氏在搗鬼,不就是我搶了她的管家之權嗎”
“她若有本事沖著我來就是,哪有沖個孩子撒氣的道理”
說著,她就站起身,打算前去找程氏理論。
蘇元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模樣的王氏,就好像拼死護著小雞的母雞似的,忙拉著她道“娘,不關三嬸娘的事。”
她便將方才程氏前來勸她的話都說了,也說明自己不愿叫王氏管家是擔心王氏的身子,最后更是道“娘,三嬸娘是個好的。”
“您想,當初咱們在外祖家住的時候,三嬸娘是不是逢年過節就給我們送東西”
“若是家中富庶也就算了,可那些東西都是拿三嬸娘的嫁妝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