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進士與進士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有人勤學苦讀,到了三四十歲才中了進士。
可有人天資過人,小小年紀就聲名鵲起。
蘇澹是前者,蘇渙是后者。
蘇渙天資過人不說,更是勤奮好學,才二十出頭就中了進士,可謂名震眉州。
蘇老太爺一聽說次子送了信來,也是面上一喜,打開信就看了起來。
蘇洵不免好奇道“爹,二哥在信中都寫了什么”
蘇老太爺縱面上并無太多喜色,但蘇洵等人看得出來,他老人家是十分開心的。
蘇老太爺一開口便道“老二升官了。”
“如今他已是閬州通判。”
從前蘇渙為開封府士曹參軍,并無多少實權,如今升為通判,各州文書須他簽押后才能生效,更是有權像朝廷監督和舉薦本州官員,若知州貪贓枉法,甚至還能奏報朝廷,就相當于后世能監督市長的副市長。
一般來說,得官家信任之人才能被授此一職。
頓時,屋子里是愈發熱鬧,眾人連忙道“恭喜老太爺,賀喜老太爺,今日可真是雙喜臨門啊”
“如今您家老二年紀輕輕就已是五品京官,來日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是啊,您老就等著享福吧”
蘇轍也為二伯父感到高興。
他從蘇老太爺嘴里知曉蘇渙是個踏實肯干,清正廉明之人,這樣的人若不能升官,誰能升官
如今蘇渙尚不到四十歲就能官居五品,以后定是大有所為。
等著蘇轍的周歲宴結束,蘇渙升為閬州通判,這在眉州可是個重磅消息。
要知道程氏之父程文應熬了一輩子也就是個七品的大理寺丞之職,至于他那兩個兒子,素來看蘇洵不順眼程浚也就是靠家中財力在眉州謀了八品小官兒當當而已。
翌日一早。
程家就來人了。
來的是程二舅母。
程氏雖為家中獨女,上面卻還有兩個哥哥,程浚與程濬。
程二舅母正是程濬之妻,當程氏聽說程二夫人前來的消息,是微微皺了皺眉,并不意外,便要常嬤嬤請程二夫人進來。
如今她正在喂蘇轍吃羊肉糊糊,她差人買了上好的羊羔肋條,任乳娘在里頭加了莼菜、菘菜、蘿卜等,最后出鍋時還滴了兩滴芝麻油,香噴噴的。
程二舅母還沒進門,就揚聲道“呀,妹子,我來晚了。”
一進門,蘇轍只見這位二舅母身上穿著繡金絲紋緙絲皮帛,腕子上套的是拇指粗細的金鉗鐲子人還未近身,就能聞見一陣香氣,可謂富貴逼人。
有道是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程二舅母本是相貌平平,這樣一打扮是容貌不俗。
程二舅母也知曉昨日一事是程家做的不厚道,如今舔著臉笑道“昨日一早我們本想過來參加八郎周歲宴的,可惜臨出門,娘身子不好。”
“百事孝為先,我們自該以娘為先,后來一著急,竟連禮都忘記差人送來。”
“昭娘,你不會怪我們吧”
程氏聽到這話只覺得想笑。
她這二嫂她還能不知道想必是知曉蘇渙升官了,所以匆忙趕來程家。
她是愈發不屑,冷著臉道“娘病了”
“二嫂,我倒是問問,娘得了什么病可需要我差人回去看看”
“還有,就算娘真的病了,程家養的那么多下人是做什么吃的連八郎周歲禮都能忘了”
“大嫂治家嚴明,想必輕易不會犯下這等錯吧”
昨晚蘇家上下皆高興不已,可她卻難受的徹夜未眠。
雖說出嫁從夫,但程家卻是她從小長到十八歲的地方,那里都是她的至親之人啊
圓滑如程二舅母,面上都有些掛不住。
她心里更是忍不住咒罵起來,這程大舅母今兒一早聽說蘇渙高升的消息,借口要為家中幾個孩子謀前程,便要她前來蘇家賠不是,甚至還說這事兒不能叫程浚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