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一覺睡了極久,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醒過來。
蘇轍聽說這件事時正在吃水滑面,上面的澆頭正是他昨日愛吃的雞絲的,他一碗面還沒吃完,蘇軾就來了。
一進門,蘇軾就道“八郎,你可知道娘為什么生氣嗎”
蘇轍掃了他一眼,好奇道“六哥,昨天的事,你都忘記啦”
蘇軾點了點頭,將昨日之事道了出來。
原來他一開始就想著等蘇老太爺喝醉之后嘗嘗這酒是什么滋味,別看他年紀小,心思卻不少,生怕被人發現,就想著躲在床空喝酒,到時候是神不知鬼不覺。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酒太過于醇厚,且他酒量太差,竟一杯酒就倒了。
蘇轍也將昨日他醉酒之后的事情說給他聽。
聽到最后就連蘇軾都覺得自己昨日太過于胡鬧了些,更是嘀咕道“也難怪娘會生氣。”
他與蘇轍雖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兩人性子卻是南轅北轍。
蘇軾頑皮卻倔強,就算真知道自己錯了,卻不好舔著臉去程氏跟前賠禮道歉,只想著多練字多背書,用實際行動來打動程氏。
可惜,這一招并不好使。
所以每天用晚飯時,屋子里的氣氛著實有幾分尷尬。
話最多的蘇軾是埋頭吃飯。
程氏本就少言寡言,心情不好的她是話更少。
蘇八娘擔心程氏,也不敢多言。
蘇洵有心想說上幾句緩和氣氛,可架不住無人接話。
蘇轍倒是有心想接上幾句,可惜他尚不到兩歲,說話都說不利索,哪里能接話
他也只能如蘇軾一樣,埋頭苦吃。
今晚也是如此,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吃飯,五個人是各吃各的,吃的那叫一個安靜。
就在這時,蘇元娘卻來了。
程氏站起身,笑道“元娘怎么來了可是有事”
蘇元娘瞧見他們正在吃飯,面上多少有些掛不住,卻還是與程氏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原來蘇元娘是來找蘇轍的。
王氏雖病好的差不多,但仍是胃口不好,每頓飯吃的還沒貓兒多。
蘇元娘不由想到了蘇轍,蘇轍在時,王氏可是吃了不少。
她不好意思道“三嬸娘,我也是沒辦法才來找八郎的。”
“我娘向來喜歡八郎,見他吃東西吃的香甜,胃口多少也會好些。”
“我想,以后能不能叫八郎晚飯在長房用”
程氏原想一口答應下來,可她想了想還是道“我這兒自是沒問題,不過這事你得問問八郎才是。”
“只要他答應就行。”
蘇元娘又再次與蘇轍說起這事兒,蘇轍自是滿口答應下來。
雖說他覺得自己像一塊磚似的,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但能這樣被人需要,其實也是一件挺高興的事情。
甚至蘇轍等不到明日,如今碗筷一放,站起身就道“大姐姐,走吧”
他可是知道的,當初為他置辦周歲時,王氏自己掏了些嫁妝銀子,事后程氏要將這筆錢補給王氏,王氏說什么都不肯收下,直說一家人還這般見外實在是生分了。
既是一家人,那就要能幫就幫
蘇轍牽著蘇元娘的手剛到長房,就有婆子提著食盒過來。
今日長房晚飯吃的有炒雞蕈,假煎肉,鱸魚燴,茭白鲊,煎豆腐伙食比三房好的不止一星半點。
蘇轍喊了王氏等人一聲后,則坐下專心用飯起來。
他一筷子接一筷子,吃的噴香。
就連蘇元娘等人受到感染,也跟著食欲大開。
王氏見狀,那要大家都吃得香才有胃口,她瞧見蘇轍連吃煎豆腐都吃的起勁兒,不免來了胃口。
平日里他一頓飯只能用上兩三口而已,這頓卻足足用了大半碗。
蘇轍用完飯,還用了大半碗莼菜湯,更舉著空空的碗對王氏道“大伯母,您喝湯,這湯可好喝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