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硯臺與普通硯臺對他來說并無區別,還不如銀子來的直接
但他從眾人態度上也能知道這方硯臺的珍貴,好生謝了蘇元娘一番,等著蘇洵與羅慎之過來后,又是鄭重對羅慎之道謝。
羅慎之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道“若這方硯臺能夠物盡其用,那便不枉費我與你大姐姐一番好意。”
蘇轍
可見人人都督促他上進,他不認真念書真是對不起他們
等著蘇元娘夫妻兩個用過午飯,略說了會話就走了。
臨走時,蘇元娘是眼眶紅紅的。
縱然夫家距娘家并不遠,但出嫁的姑娘哪里有想回來就回來的道理她實在放心不下寡母與不懂事的妹妹,偏偏兩個弟弟稍懂事些,卻又在書院念書,根本不能照顧王氏
蘇轍感受到蘇元娘的戀戀不舍,上前牽起她的手道“大姐姐,你別擔心,我會照顧好大伯母的”
若這話從旁人嘴里說出來,蘇元娘定會落下眼淚來。
但這話從蘇轍嘴里說出來,她只覺得童趣可愛,笑著道“好,那我就將我娘交給你了。”
羅家雖富庶,卻不是銀子多的沒地方花,是因為羅慎之聽她說起那個聽話懂事,時常陪伴岳母身邊的小八郎來,所以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硯臺。
這方硯臺,他自己都舍不得用,哪里舍得給尋常人
蘇轍送走蘇元娘夫妻兩個,很快就轉身去了書房。
蘇洵仍在看書。
這幾年下來,他十分上進。
惹得他的二哥蘇渙在信中與他說什么“當初小時候你若有如今一半上進,我們蘇家早就是一門三進士”之類的話。
兄長的話,無疑給了蘇洵信心,他覺得區區一進士于他而言是探囊取物。
瞧見兒子進來,他放下書,笑道“八郎,你怎么來了”
蘇轍原先就覺得蘇軾有幾分自傲,一開始以為是這是小屁孩的天性,但如今看到信心十足的蘇轍,這才明白。
哦,原來是遺傳啊
蘇轍看著蘇洵,正色道“爹爹,您剛才說明年的春闈您是十拿九穩,您怎么知道您會高中”
蘇轍玩笑道“科舉一事本就不難,你大伯父與二伯父都已中了進士,我勤學苦讀這么幾年,難道八郎對我如此沒有信心”
蘇轍心里是微微嘆了口氣,想著蘇軾有些方面真是與蘇轍一模一樣。
比如,犟脾氣。
比如,不知從何而來的信心
他知道蘇洵聰明,甚至他好幾次都聽蘇老太爺說過蘇洵是三兄弟最聰明的那個,只是科舉不是聰明就行,蘇洵并不喜死記硬背,且文章上很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人,其實并不適合應試教育。
蘇轍看著滿臉含笑的蘇洵,點頭道“對。”
蘇洵
他一愣,下一刻就聽見蘇轍道“爹爹,我覺得您不會中進士的。”
頓時蘇洵面上笑意全無,若換成尋常人定會訓斥蘇轍這話不吉利,但他卻正色道“八郎,你為何如此篤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