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等話,他可不會當著張易簡說出來的。
很快,張易簡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蘇軾自入學后就一直在貧道耳畔說天慶觀定下五歲孩子方可入學這規矩并不合理,有人啟蒙早,天資過人,更說要將他的弟弟八郎一并接到天慶觀入學。”
“如今看來,
蘇軾這話所言非虛。”
“眉州上下不少人皆知蘇家六郎聰明過人,但在貧道看來,八郎若好生栽培,其成就絕不在蘇軾之下。”
“依貧道之言,不如早些將八郎也送到天慶觀念書,免得浪費了這樣一棵好苗子。”
“不過這也是貧道之建議,如何拿主意,還是要看你的意思”
蘇轍不免有些猶豫,直說蘇轍年紀尚小,與家人商量一二。
這會蘇轍已與蘇軾手牽手出了書房,兩個孩子正在書房門口玩耍。
方才張易簡已說,蘇軾天資過人且勤奮好學,所學功課已超尋常學子,既然他已回家,不如在家中玩上幾日,等著八月再與學童們一起入學。
蘇軾自是喜不自禁。
蘇轍卻是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道“六哥,你說張道長找我過去到底是做什么”
蘇軾深深呼吸著家中的空氣,只覺得家里的空氣都比天慶觀更香甜些,更是漫不經心道“應該是考考你吧。”
“八郎,你別看張道長明面上對誰都一樣,可我覺得張道長可喜歡我啦,經常私下考問我的功課。”
“我也與他說了,你很聰明,雖說你年紀還小,但前去天慶觀念書想必也是跟得上的”
他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蘇轍驚呆了。
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等著張易簡前腳剛走,后腳蘇轍就撇下蘇軾,急匆匆趕到了書房,一開口就道“爹爹,張道長是不是要我去天慶觀念書”
這件事對他來說可是非同小可,一時間他連藏拙都忘了。
蘇轍原是對張易簡方才的話將信將疑,更想著是不是張易簡對誰都是這樣說的,一到別人家里將人家老子兒子狠狠夸上一通。
可如今他聽聞蘇轍這話卻是微微一愣,道“八郎,你是如何知道的”
蘇轍急匆匆道“我猜到的。”
“爹爹,您就說是不是吧”
蘇洵頷首道“你猜的沒錯。”
“不過我并沒有答應張道長,一來你年紀尚小,二來我并未問過你的意見,也并未問過你娘與你翁翁的意見。”
蘇轍懸著的一顆心這才微微放了下來,他就怕因昨日一事蘇洵感到不好意思,一口就答應下來。
他忙道“爹爹,我不想去天慶觀念書”
“我還小,才不到四歲了”
“太小的孩子送去天慶觀,連穿衣服,洗澡都不會,哪里能念書”
蘇洵含笑道“好,我知道了。”
他并沒有一口拒絕,也并沒有一口答應,畢竟天慶觀乃眉州最有名的書院,想當初他將蘇軾送去天慶觀念書之前心里就是七上八下的,要知道天慶觀可不是什么孩子都收。
難得有這般機會,他就怕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他更怕這次拒絕了張易簡,等著兩三年后再想將蘇轍送進去讀書沒那么容易。
到了用晚飯的時,蘇洵就與程氏說起了這件事。
與蘇洵不一樣的是,程氏雖對三個孩子要求嚴苛,但她看自己還是卻是怎么看怎么好,一聽這話當即就是面上一喜,連聲道“難得張道長這樣看重八郎,咱們自不能錯失這個機會。”
“如今雖有我給八郎啟蒙,但我不過比尋常女子多認識幾個字而已,哪里比得上天慶觀的夫子們博學多才”
“況且他們兄弟兩人一向感情極好,能夠一同念書也是好事,若不然等著三年后八郎進了天慶觀念書,六郎已經不在那兒了,兄弟兩人如何互相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