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他也不是沒有勸過蘇軾,畢竟那幾棵山楂樹長在那里又不會不見,何必惦記
事實是從前的他還是太過于低估蘇軾好吃的心了。
等著兄弟兩人到了張易簡道長的院子,他正坐在院中的石桌前喝茶,一看到形影不離的兄弟兩人,便給兩個小人兒各倒了一杯茶“此乃用山泉水泡的紫蘇飲,你們嘗嘗看。”
北宋飲茶頗為講究,但尋常百姓家能喝的茶并不多,尋常是喝綠茶的。
但他考慮到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年紀尚小,就準備紫蘇飲。
紫蘇飲,顧名思義,就是用紫蘇泡的茶。
先將紫蘇嫩葉擦干,隔著小火將其烘干,將其香味逼出來,不僅有解暑發汗的功效,還能行氣和胃。
如今雖已至于初秋,但秋老虎還是厲害得很。
蘇軾從前就愛喝紫蘇飲,這茶中還加了蜜,甜滋滋的,若換成別的時候,他定會喝的一口接一口。
反觀蘇轍卻不大喝得慣。
因先入為主的關系,他覺得紫蘇葉只能做菜。
張易簡道長看著眼前兩個孩子,并未一開始就詢問蘇軾這些日子為何會分神,而是說起了這紫蘇茶與桌上的白糖糕。
蘇軾向來貪吃,一來一去的這才打開了話匣子。
相較于蘇軾,蘇轍則沉默許多,坐在一旁聽他們一來一往。
偏偏蘇軾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見張易簡道長并未問起自己功課一事,也就蹬鼻子上臉起來“道長,雖說辣菜餅好吃,但吃的多了也是會膩的,不如試一試紫蘇餅,或者薺菜餅,肯定都好吃”
蘇轍瞧他這架勢,大有一副將用書院中的飯菜都
點評一遍的架勢,忙打斷他道“不知道長找我六哥可是有事”
蘇軾心里咯噔一聲,這才想起這一茬。
張易簡道長掃了眼一眼心虛的蘇軾,微微頷首道“自是有事的。”
他繼而才不急不緩道“蘇軾,你可知道我為何找你過來”
蘇軾點了點頭,頭埋的更低了些“知道。”
他好吃歸好吃,卻也是知道自尊心的。
張易簡道長并未像風清子一樣批評他,見他不愿多言,甚至還循循善誘道“你們風清子師兄與我說的是因蘇轍與你一起,所以才叫你分了心。”
“我想了想,覺得并非如此,蘇轍已來書院將近一月,最開始你們兄弟一人互幫互助,你的功課比從前還強些。”
“可這幾日來,你上課頻頻走神,功課更是一塌糊涂,你能與我說說可有什么隱情嗎”
蘇軾抬起頭,低聲道“道長,我,我”
他一句話說了半天也沒說完。
即便是個六七歲的孩子,也是好面子的,為了連聽都沒聽說的“冰糖葫蘆”被喊到道長院里,他臉上如何掛得住
好在蘇轍很是懂他,一開口就道“道長,因為我六哥太好吃啦”
蘇軾
我不要面子的嗎
若說起貪吃,蘇轍對他這個哥哥很是佩服。
他活了兩輩子,閱人無數,可像蘇軾這樣貪吃的還真是聞所未聞,如今也只能搖著頭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道了出來。
好在張易簡道長活到這般年紀,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兒都見過,笑著道“即便你日日惦記著山楂樹,它也沒能成熟。”
“雖說蘇轍答應會給你做冰糖葫蘆給你吃,可糖從哪里來又從哪里來的火”
“后山遍地是枯木,若是你們偷偷帶了火折子過去,且不說會不會失火,這件事若叫你們風清子師兄知道,可不會輕饒你們的。”
頓了頓,他更是道“不如這樣,這次休息時你們將要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我我這里,我替你們保管。”
“若你們完成功課,閑暇時想吃這冰糖葫蘆,只管到我院子里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