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向來是個好學的,頓時牢牢將這個詞兒記在了心中“照你這樣說,大表哥好像的確不算什么好人。”
aa“不過下次他若送來糕點,我再收下,你不會生氣吧aa“
“八郎,一碼歸一碼,你不喜歡他,那我也就不喜歡他,但糕點卻是無辜的”
蘇轍頓時是哭笑不得。
蘇軾更是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話里話外皆是憧憬汴京的生活,更憧憬汴京的糕點。
翌日一早,蘇轍還未出門,黃九就帶著雨來進府了。
程氏放下手中的事兒,見了雨來一面,問起雨來家中有幾口人,可曾認識什么字,可愿意在蘇家當差之類的話一番問話后就知道雨來這孩子不錯。
但就算如此,她也打算再觀察幾年。
到了最后,程氏便要春桃將蘇轍請過來。
蘇轍來了,蘇軾也跟著一起過來湊熱鬧。
程氏這才對著雨來敲打起來“蘇家很少做出苛責下人的事,你若對八郎忠心耿耿,我定不會虧待你,可若你生出什么不該有的心思來,那就別怪我翻臉無情。”
“方才你說你自愿分文不取賣身進蘇家,沒這個道理,我給你兩貫錢吧。”
經方才一番話,雨來對程氏很是懼怕,連連磕頭道“我不要錢,八少爺救了我哥哥,就算八少爺要我上刀山下油鍋我都可以”
程氏臉色這才和緩幾分。
蘇轍更是笑著道“我要你上刀山下油鍋做什么”
“這兩貫錢你收下吧,就算你不用,你哥哥也是要抓藥吃的。”
雨來,不,應該說是如今已被改名為元寶的雨來這才收下。
既賣身為奴,從前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用的,這名字是蘇轍取的,除了他和元寶喜歡,大家都覺得很俗氣。
當蘇軾聽他家里還有個哥哥時,是眼前一亮“你哥哥今年幾歲想不想也到我們家當差”
“如今八郎身邊都有隨從了,我也想要一個。”
aa“我與八郎是親兄弟,你和你哥哥也是親兄弟,正好正好aa“
小孩子都是如此,見到旁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什么。
方才他見蘇轍有了隨從,若不是想著哥哥該有哥哥的樣子,定要將人搶過來的。
元寶一聽這話是眼前一喜,忙道“我四哥四鴨從小沉穩,用我爹的話說,他雖然話不多,但想法很周全,可厲害啦”
程氏索性便道“如此正好,過幾日等著你四哥好了就叫他進府給我瞧一瞧。”
元寶連聲答應,喜滋滋跟著常嬤嬤下去了。
接下來的幾日里,蘇轍依舊與蘇老太爺一起前去城郊施粥。
與他預想中一樣,程家的粥棚堅持了沒幾日,別說姜湯和湯藥,那粥甚至比從前還清,人端著碗來,恨不得連人臉上的痦子都看的一清二楚。
蘇家的粥棚便熬了姜湯分給眾人,每人打姜湯時恨不得都要念叨一兩句蘇家皆是好人。
蘇轍自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早在當初程家給眾人稠粥時,大家雖覺得不敢相信,但更多的卻是高興。
眉州老百姓可是知道的,自程老太爺死后,那程家就是見錢眼開的商戶,要程家拿出幾個子兒來做善事,可別殺了程浚的老子娘還要叫他難受。
可郊外的都是些流民,哪里知曉這些事瞧見程家施粥,是一窩蜂蜂擁而上。
到了晚上,這些人就上吐下瀉起來。
原來是如今米價貴,程家既想賺名聲又舍不得花銀子,所以買的都是些低價的陳米。
在程浚看來,這些流民都是賤民,連草皮都吃,吃點陳米怕什么
但他不知道的,霉米吃了可是會死人的。
所以翌日一早程之才再想來粥棚作秀時,那些流民是紛涌而上,找他算賬,若非有隨從在,他的小命就要交代在這些流民手上。
其實就算沒有這件事,蘇轍想程之才的真面目很快也會暴露于眾人跟前的。
他可是聽元寶說起過,說程之才與人施粥時不小心碰到流民的碗或手,皆會下意識皺皺眉頭。
一個人的言語能騙人。
一個人的行為能騙人。
但一個人的眼神卻是騙不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