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沒有聽懂,他會再著重解釋一番,若是你聽懂了,他就會繼續往下講。”
他性子內斂,相較于性子活潑的蘇軾與史無奈,顯然更能與蘇轍說得到一起去“從小我爹爹早逝,我與我娘相依為命,我原本該與尋常貧苦人家的孩子一樣早早做工,不該奢求讀書的。”
“可我爹爹臨終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出人頭地,不像陳家的祖祖輩輩一樣在地里刨食。”
“因為我爹爹的遺愿,我娘沒日沒夜做繡活,生生熬壞了眼睛,熬垮了身子。”
“后來各個紗縠行不敢收她的繡品,她就帶著我去親戚家借錢,他們一看到我恨不得退避三舍,眼里透出來的厭煩和不屑我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我從小就能從旁人眼睛里看出他們的心思來。”
頓了頓,他更是含笑看向蘇轍,道“你向來聰明,道長對你如何,想必你心里也是有數的。”
蘇轍微微頷首,道“師兄說的沒錯,我也覺得道長對我格外偏愛。”
說著,他更是朝不遠處的蘇軾看了眼,聲音放低了些“不過這話可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可不能叫我六哥知道。”
“畢竟他一向覺得自己聰明過人,很受道長喜歡。”
“若他知道了,我擔心他會吃醋了。”
陳太初笑著點頭。
他很是羨慕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之間的感情。
他想,若是他有蘇轍這樣兄弟,漫漫求學路想必就不會那樣孤寂了。
到了七月底,正在蘇轍潛心求學時,卻萬萬沒想到張易簡道長卻說要他們回去休息數月,到時候直接上場就行。
張易簡道長一出,可謂一片嘩然。
別說這在北極院是前所未有之事,就連在整個眉州都是聞所未聞。
張易簡道長是含笑解釋起來“學問的積累并非在于一朝一夕,而在日積月累,月余時間也學不出個什么來的。”
這話一出,再無轉圜的余地。
甚至連前來接他們回去的蘇洵都覺得不解,狐疑道“都說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張道長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蘇轍略一想,就明白了張易簡道長的深意“我想大概是道長想叫我們好好休息一二。”
“今年雖說書院中參加童試的學童不算多,但也有十來個,與往年是差不多的。”
“可這批參加童試的同窗中,前有勤奮過人的陳師兄,后有天資過人的六哥,還有一個尚不到五歲的我,爹爹,六哥,若你們是他們,會不會卯足勁兒來學習”
蘇洵與蘇軾齊齊點頭。
蘇洵更是笑著打趣道“比不過陳太初和六郎也就算了,若是連尚不到五歲的你都比不過,未免太丟人了些。”
馬車搖搖晃晃走在山間小路上,蘇轍聽著外頭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兒,直道“這就是了,想必人人都是這般想的。”
“有道是物極必反,一心求學是好事,可若是鉆進了牛角尖,一心想著如何求勝,興許會得不償失。”
“我想,道長正是見他們學的如癡如狂,所以才會給我們放個長假的。”
他與張易簡道長相處的時間越長,就越是佩服張易簡道長,覺得張易簡道長的思維很是超前。
畢竟后世就曾有過一句話。
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
只有保持本心,不看重得失,才能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的超常水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