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太爺知曉自己這個孫兒聰明,卻萬萬沒想到他在吃食方面有如此研究,便道“來,嘗嘗看這改良后的繡春鵝味道如何。”
蘇轍略嘗了嘗,微微點頭。
因鵝用果木熏過,口感不再單一,味道很是不錯。
他看向那掌柜的道“這和我想象中的
味道差不多。”
那掌柜的更是道aaadquo杏花樓開業至今,已有不少熟客,他們嘗了也都說好。aaardquo
想看阿洙洙寫的北宋撈兄日常第44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說著,他更是命身后的廝兒奉上錦盒,笑著道“小小心意,還望小郎君莫要推辭”
蘇老太爺連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可他這話一出,就意識到不對,這錦盒里頭的東西是送給蘇轍的,可不是他老頭子的。
錦盒打開,里頭裝的銀票,足足有二十貫錢。
那掌柜的姓陳,是個有見識有本事的,若非如此,早就與許多浪蕩子一樣將家產敗光,忙道“老太爺不必推辭,這是小郎君該得的。”
“不說別的,每年杏花樓賣的的繡春鵝足足有數千只,光這一道菜就能賺不少錢。”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蘇轍覺得這位陳掌柜還不錯。
這也是為何當日他在杏花樓沒有主動提起與陳掌柜搭伙做生意的緣由之一,縱然陳掌柜在眉州風評不錯,但他也想看看陳掌柜到底是不是個實在人。
如今看來,他并沒有選錯人“翁翁,我想與陳掌柜借一步說話。”
蘇老太爺允諾,便轉身下去。
蘇轍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直道“多謝陳掌柜了,杏花樓作為眉州的百年老字號,每每眉州有頭有臉的百姓想要宴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杏花樓。”
“可據我所知,這幾年來,杏花樓的生意卻不如當年。”
“一來是許多汴京的老字號酒樓來眉州開了分店。”
“二來是這么多年下來,杏花樓的招牌菜也就那么幾道,不少人都已經吃膩了。”
頓了頓,他看向陳掌柜的眼睛,一字一頓道“我想與您做個生意,我愿意每年至少給您十道菜譜,我要的也不多,每年只要杏花樓其中半成的盈利,不如這門生意您覺得如何”
陳掌柜今日正是為此事而來,滿口答應下來,更道“我們陳家與蘇家也有多年的交情,我在小郎君跟前也不藏著掖著,我愿意拿出每年一成的盈利給你。”
“這汴京的酒樓能開到眉州,咱們的杏花樓照樣也能開到汴京等地去。”
這一老一小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白紙黑字,童叟無欺。
字據立下后,蘇轍則道“還望您將此事保密。”
“這是自然。”陳掌柜又不是傻子,知道不知道多少酒樓都盯著杏花樓,生怕別的酒樓也找上蘇轍“我只是有一事不懂,八郎你年紀小小,如何會懂得這樣多便是我在你跟前也只能甘拜下風。”
蘇轍笑了笑,依舊道“不過喜歡這些罷了。”
這話,陳掌柜自是不信的。
可他不光是個聰明人,更是個極有分寸的,知道蘇轍不愿意說,便也沒追問。
等著陳掌柜走后,蘇轍才將這件事告訴程氏等人。
程氏等人
蘇軾
程
氏不免連連追問,問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在蘇轍早有準備,直說有些菜譜是自己在古籍上看到的,因他一早就有此打算,所以一直悉心鉆研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