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
果然。
天才的想法就是與尋常不一樣。
他想也不想就能知道以歐陽修的性子不會罵王安石,卻也不會對王安石有什么好臉色,至于曾鞏,都得跟著受到幾句訓斥。
蘇轍連聲與王鞏道謝,將王鞏送去了后門。
殊不知,這幾日蘇洵日日盯著他的動靜。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孩子長到幾歲,在父母眼里心里那都是小孩。
蘇洵雖明面上并未怎么問過蘇轍這件事,可知曉王鞏今日這話后,向來好脾氣的他氣的渾身直發抖。
在他看來,自己兒子這么些年辛辛苦苦念書,入仕之后兢兢業業當差,沒妨礙過任何人,可王安石卻是咄咄逼人
他心中不免替蘇轍覺得委屈,當即就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寫下一篇辨奸
論。
蘇洵如今雖在朝中無個一官半職,卻在文人墨客間身份頗為尊崇,一篇辯奸論很快就傳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通篇文章洋洋灑灑不過幾百字,但內容卻不說,中心思想卻只有一個。
那就是罵王安石。
先是說王安石整日將詩書禮儀掛在嘴上,骨子里卻是陰狠毒辣。
這個人是誰呢
蘇洵并沒有明說,直說這個人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吃著簡單的食物,滿臉污垢,嘴里卻整日說著大道理,有這樣的人活在世上,是大宋之哀,更直指這樣的人會導致天下打亂。
但凡識文斷字之人都知道蘇洵這是在罵王安石。
說起來,如今朝中羨慕蘇轍的人不在少數,卻是遠遠談不上嫉妒的,眾人嫉妒的只是王安石,因為這人才學實在出眾,一路升官像坐了火箭似的。
這篇文章的流傳速度遠比蘇洵想象更甚,讓他頗為驕傲,覺得有不少有識之士都與自己想的一樣。
偏偏剛升官不久的蘇轍忙的很。
等他從同僚口中聽說這篇文章后,當即就是眉頭一皺,雖說這篇文章尚不知何人所作,但他一聽就知道這是蘇洵的文風。
他那同僚還渾然不知,喋喋不休說個不停“如今朝中分為了兩派,一派人覺得這篇辨奸論說的很有道理,按理說王安石王大人身居高位,該將心思放在怎么替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之事上,整日鬧著說要搞什么變法變法的,這不是吃飽了撐著嗎”
aaaadquo當然,也有少部分人說他也是一心為國為民,畢竟如今我朝看似繁榮昌盛,實則卻是內憂外患。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更何況這些年他也沒少為朝廷出力,要不然也不會擢升的這樣快,人人都說,你會成為第二個王大人了”
蘇轍明面上與同僚說話,實則心里卻是著急無比。
好不容易等他回到蘇家,更是直奔書房而去。
恰好蘇洵正在書房。
他看到兒子難得這般火急火燎的樣子,就猜到蘇轍知道了什么,卻還是裝傻道“八郎,你怎么來了”
蘇轍一進來便將門關上,這才開口道“爹,那篇辨奸論是不是您寫的”
蘇洵頭一低,沒有作聲。
這就是承認了的意思。
蘇轍嘆了口氣,道“您,您說您這是做什么”
“雖說那篇文章并未署名,可汴京上下不知道多少人都知道您的文風,再結合最近之事,一猜就能猜出這篇文章是出自您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