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允熙認真想了又想,覺得以濮安懿王的個性,真不一定坐的住。
接下來,他每天閑來沒事就往官家跟前湊。
今日,他得了什么好吃的給官家送一份去。
明日,他看書時遇上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跑去請教官家一二。
后日,他看到集市上有什么好玩的東西,也給官家買了一份。
官家是個好脾氣的,雖覺得趙允熙進宮的次數過于頻繁,但也不過委婉提點一二。
可架不住趙允熙裝作聽不懂的樣子。
官家自不會板著臉不準這侄兒進宮。
日子就這樣一日日過著。
濮安懿王的心吶,那叫七上八下的。
蘇轍每日的生活依舊是三點一線,府衙,家中,杏花樓。
好在沒幾個月,蘇軾就在信中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
自己升官啦
蘇轍從他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出他的高興,從前的蘇軾是簽判,如今因他到鳳翔府幾年,對鳳翔府的情況很是了解,趙、希亮幾次上書朝廷,奏請將他擢升為通判。
很快朝廷的文書就下來了。
雖說通判與簽判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與性質卻是大不一樣。
通判也是從六品的官兒,與知州共同管理地方上的事務,職掌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審理等等事務,還能監督和向朝廷舉薦本州官員,如果知州不規矩,還能奏明朝廷。
蘇轍見他連升幾級,也是高興得很,信中話里話外的意思皆是要他不必妄自菲薄,雖說他之所以能幾級連跳與鳳翔府無人可用有關系,但更是與他的才能密不可分。
最后,蘇轍更是老生常談,勸他多收斂收斂自己的性子,說話做事之前多為妻兒想一想。
一時間。
蘇轍與蘇軾這兄弟兩人在汴京可謂名聲大噪。
就連存心打壓蘇轍的濮安懿王都覺得自己是不是錯了。
巨鹿郡公即便遠在外地,卻不止一次寫信回來與濮安懿王說,要濮安懿王多拉攏拉攏蘇轍,更說蘇轍父子三人不容小覷,勸濮安懿王莫要為了靈壽縣主鬧得滿盤皆輸。
濮安懿王仔細一想,正是這個理兒。
誰知他剛派人去打聽打聽蘇轍的喜好,就聽說了一個噩耗蘇轍已與趙允熙等人為伍。
得,這下也不必拉攏了。
拉攏也是白拉攏。
身邊的門客則與濮安懿王出起主意來“雖說蘇轍父子三人風頭正盛,可蘇洵只有個空名頭而已,在朝中無官無職,至于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不過皆是從六品的小官兒,即便金鱗并非池中物,卻并未壯大,王爺不如斬草除根,以絕后患”
濮安懿王點了點頭。
那門客又道“蘇轍我是聽人說過的,沉穩狡黠,又得許多大臣看重,只怕不好下手。”
“王爺不如先從蘇軾下手,從易及難,逐個擊破。”
說著,他更是出起主意來。
濮安懿王欣然答應。
一個月后。
蘇轍休沐時是心思不定坐在書桌前。
史宛端著切好的瓜果走進來時,瞧見他微微愣神,直道“你這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樣子”
“你怎么來了”蘇轍笑看著她,道“你走路一點聲音都沒有。”
史宛將瓜果放于桌上,道“不是我走路沒聲音,而是你想事情太認真。”
“怎么,你還在為六哥擔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