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神醫點了點頭。
“孫翁翁,您放心好了。”蘇轍面上也帶著幾分笑意,道“小皇子應能平安長大。”
“官家已夭折了三個兒子,官家也好,還是皇后娘娘也罷,想必會盡心盡力照顧小皇子的。”
“我之前就聽官家說過,從小皇子的乳娘到宮女,內侍一個個皆會調查清楚,更會采取連坐的懲處方式,若誰敢謀害小皇子,則全家都會被砍頭。”
“不過我想但凡是聰明點的人都不會有二心,如今小皇子雖在襁褓之中,以后卻會繼承大統,有照顧著小皇子長大的情分,以后還怕沒有錦衣玉食的日子嗎”
他一番話說的孫神醫是放心不少。
孫神醫是一杯酒接一杯酒喝著,喝到最后是酩酊大醉,但面上卻滿是笑容。
蘇轍酒量一般。
他并沒有喝多少酒。
因心里高興,回去之后他并沒有多少睡意,反而去書房看起公文來。
幾個月前在汴京城郊施行的變法效果很是不錯,在那些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下,許多老百姓也好,還是朝中官員也好,對變法一事都沒有那樣抵觸。
甚至就連蘇軾閑來無事,也會主動與他商量起變法之策。
若說有哪里不好。
那就是王安石見群臣與老百姓皆不再像從前那樣反對變法,再次上書官家,想要全國范圍推廣。
用王安石的話來說“大宋看似繁榮昌盛,卻問題頗多,唯有早日推行變法,才能將老百姓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大宋才能愈發昌盛。”
他原以為蘇轍會支持他。
可惜,這次蘇轍卻與他背道而馳。
如今王安石已坐上當日歐陽修宰相之位,如今他一開口,朝中只有范鎮等人老臣辯解幾句,旁的大臣是一言不發。
而王安石,可沒有將范鎮等人放在眼里。
誰知蘇轍卻是站了出來,直說變法得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大宋地大物博,如今的變法之策對汴京城郊的老百姓適用,卻不代表適合別的地方的老百姓。
至于像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等等,他更是持反對意見的。
當時王安石就冷眼看著蘇轍,那眼神,就好像蘇轍背叛了他一樣。
蘇轍雖比不上位高權重的王安石,但如今他尚未到三十歲,就已是從三品的樞密直學士,他的話在朝堂上也是頗有分量的。
兩人爭執不下。
官家下令此事再議。
如今想到這件事,蘇轍就直揉眉心。
雖說這件事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卻比他想象中更棘手些,他還記得下朝
時王安石看向他的眼神,就和當初看向歐陽修等人的眼神一模一樣,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他正出神時,門卻突然被人推開“八郎,你怎么還沒睡”
來者不是蘇軾還能有誰
蘇轍笑道“六哥,你不是也沒睡嗎”
“你怎么這時候過來了”
蘇軾嘿嘿一笑,到“方才我們與孫翁翁喝酒時,小廚房送上來了一道紅燒肉,我雖覺得味道不錯,卻想著改良一二,味道應該能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