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基金是對沖基金。
馬上就進入2004年了。
美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了爆發的前夜。
美國的債市是股票市場的數倍。
應了一聲后,姜曉陽繼續道“他們希望你在東方也舉辦一場募資就會。”
“一些我們的老客戶,尤其是香江、新加坡、泰國等地的華裔富豪,都在積極詢問。”
“太平洋基金募資300億美元,青龍基金募資600億美元。”
私募股權不同于對沖基金,管理資金規模普遍更大。
“不想。現在漢華的聲譽已經不需要我親自去募資了,除非有特殊的目的。”徐良直接道。
徐良就想著購買金融公司發行的房地產類abs、cdo債券,關聯企業發行的企業債,甚至未上市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垃圾債。
不過按照美國房地產,三年漲了一倍的架勢來看,債券肯定不會只漲10。
百分之百不可能,但20,甚至30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所以,徐良擁有很大的套利空間。
至于說,徐良的投資意圖暴露后會不會被坑。
大概率是不大的。
畢竟讓美國的房地產漲上來,是小布什和他背后的共和黨努力了三年多的成果。
這里面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而是一整個團隊的功勞。
沒有任何人或者幾個人,能改變整個國家的大政方針。
徐良投資也不是奔著一家公司,而是奔著幾百家,甚至上千家公司而來。
用后世比較時髦的一句話來說,他投資的是美國房地產行業的基本面。
至于私募股權,這個比對沖基金好操作。
伴隨著華夏的迅速發展,全球的能源和采礦類企業營收暴漲。
當然,發展最快的還是科技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
再加上美國房地產行業,以及與之關聯的金融行業。
600億美元,全部投出去,不是什么難事。
而且,如果沒有足夠的募資額,也無法容納洶涌而來的資金,更沒辦法拉攏到足夠的人脈。
徐良自信的話,讓姜曉陽心里踏實了很多。
從第一次見面到現在,她見證了徐良一路便不可能為可能,每每挑戰普通人想想的極限,但最后卻都取得了成功。
全勝的戰績,已經不需要太多懷疑。
“你有信心就好。不過亞洲這邊,你打算留出多少額度”
“我的想法是美國占5成,亞洲占3成,歐洲占2成。”
“美國這么多”
“沒辦法,誰讓我們現在有求于人呢。”
“好吧。”
“另外,你準備一下,明年我們華夏這邊也會成立一支華夏幣私募股權基金。”
“你終于打算進軍國內市場了”
“嗯,是時候了。”
大牛市就要來了,徐良當然要準備起來。
“募資額多少”
“不限量,你能募集多少算多少。”
華夏現在的金融市場很不完善,國人投資的習慣也很不成熟,除非像德隆那樣開出離譜的投資回報率,否則很難募集到大比的資金。
當然,現在漢華因為多年的成功案例,可能會募集到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