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跟南韓政府和海力士主要債權方外換銀行達成的協議,海力士的所有債務都會向后推遲一年,也就是說一年內海力士沒有償債的壓力。
禹義濟心中一動,他到是忘了,眼前這位可是攪動全球金融風云的大亨,一年就從全球資本市場卷走了500多億美元。
我們可以用這四十億美元,在華夏新建一條8英寸,月產量5萬片晶圓的生產線;一條12英寸,月產量達到45萬片晶圓的生產線。
12英寸這種新工藝的建設成本是8英寸的4倍。
206億美元,他實在不知道怎么還。
自19世紀60年代推出了1英寸的晶圓后,到后來1992年推出8英寸晶圓,再到2002年才推出了12英寸的晶圓,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晶圓尺寸還是8英寸。
第二,南韓政府答應會給海力士1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2英寸51毫米
所以,我誠摯的邀請禹教授能夠擔任海力士首席執行官。”
“不行,不行。我已經快六十歲了,體力和精力有限,恐怕很難領導海力士走出困境。”
晶圓的尺寸越大,晶圓的利用率越高,芯片的生產成本就會越低,且效率會更高,幾乎所有it公司都在拼命提升自己的工藝。
跟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了半導體聯盟。海力士出技術,對方出資金,共同開發逐漸興旺起來的閃存市場。
驚訝于他大手筆的禹義濟沉吟片刻后。
“禹先生的資料里可有開發華夏市場的建議,怎么到了現在,反而勸說起我了”
他在資料里,向徐良了六條建議。
晶圓的尺寸,也就是直徑有1英寸25毫米
2、賣掉了非存儲芯片業務;
為海力士枯竭的財務獲取一定的流動資金。
3、在華夏成立工廠。
華夏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在追求更高的芯片制造工藝,政府了非常誘人的優惠條件吸引外國技術投資,而且生產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也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拒絕美光的收購報價后,美光于2003年向歐盟和美國起訴海力士。
歐盟和美國因為海力士接受南韓政府控制的銀行補貼,分別決定對海力士征收34與45的進口關稅。
在華夏建廠可以免交這些高額稅款。
而且特意選中了無錫。
因為無錫此前曾引進東芝dra生產線,具備半導體生產經驗,在工人培訓方面節省大量的資金。
4、cra再融資;
5、債權人權益貨幣化;
6、引入新融資。
后續三條,總結起來就是償還債務,把股份投入市場重新融資,以及吸引新投資。
在海力士的境況好起來之前,這三點很難做到。
而且即便能做到,價格也不會太高,徐良也不愿意。
“我是希望徐先生投資華夏市場,但您的投資太激進了,我怕市場未必能吃下這么多產能。”禹義濟道。
“禹教授請看。”
徐良遞過來一份資料。
“這是我讓人搜集的全球消費電子在過去三年里的增長情況,可以看到,電腦的銷量三年時間增長了五倍,手機和3的銷量增長了九倍,智能相機、家電的的銷量增長了四倍。
這還僅僅是開始。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走出亞洲金融危機和納斯達克危機的泥沼,下一步的迅速發展是可以預料的。
所以,我們應該趁著現在全球經濟形勢方興未艾的機會投下巨資。
這樣才會在全球經濟好起來后的市場吃下最肥美的一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