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訴訟和解后,中芯國際與臺積電達成互相授出對方專利權協議,中芯國際需分6年支付175億美元。
自2005年起,前5年每年支付的3000萬美元賠償支出均占中芯國際研發支出的30以上,削弱了公司的研發投入能力,降低了經營收入和凈利潤。
而2009年第二次訴訟和解所引起的經濟損失達到2億美元及相當于8的股權流出,占當年經營收入和利潤的大約30,是當年研發支出投入的約2倍。
同時,和解條款限制了中芯國際對于先進技術資料的使用,拖慢了公司發展的進程。
雪上加霜的是。
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在2005年開始下降,使中芯國際虧損擴大。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2004年同比增速最高達到40,但隨后受庫存修正和產能消化的影響出現頹勢。
2005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僅為個位數,2008下半年全球經濟衰退時,更進入負增長區間,最高跌幅超過30。
直到2010年才又獲得盈利。
徐良雖然不記得芯片行業的大趨勢,但他記得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之前的恩怨糾纏。
官司輸了,還要賠一大筆錢,肯定會影響中芯國際的股價。
現在拿股份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虧損。
智者不為。
等中芯國際的股價跌下來,擠干水分后再把債務轉換成股份也不遲。
徐良看了看時間。
“走,陪我出去一趟。”
為了盡可能不引人矚目,除了呂慧,徐良沒帶其他人。
畢竟這里是華夏,足夠安全,也用不到那么多保鏢;以他的武力值,只要不動槍,十幾個人都別想近身。
“徐總,我們去哪”
“泰華中心。”
現階段,泰華集團在魔都有六大項目。
第一,總建筑面積40萬平米的泰華廣場魔都國金中心。
第二,10萬建面的泰華東方中心黃金置地大廈,需要提一嘴的是,泰華東方中心是純粹的寫字樓,不是購物中心或商業綜合體。
第三,泰華城徐家匯中心。
這是泰華在魔都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
13萬占地面積,90萬建面,總投資近90億華夏幣。
第四,泰華里愛情海購物中心。
泰華里原本是魔都虹橋商貿城,03年爛尾后被泰華接手。
55萬平米的建面實在太大,預計06年才能開業。
第五,泰華半島酒店魔都半島酒店。
作為外灘六十年來第一棟新建建筑,徐良搶在了嘉道理家族前面拿到了這塊地。
占地面積13898平米,由一棟15層的酒店塔樓,一棟14層的豪華公寓塔樓,3層附屬裙樓,以及地下三層裙樓組成。
地上55999平米,地下36521平米,總計92520平米的建面。
只能說歷史有著它的必然,當泰華興建這個項目不久,半島酒店就找上門合作。
雙方商量一番后,彼此合作。
泰華酒店集團占股51,半島酒店占股49,但管理權歸半島酒店。
當然股份不涉及物業,泰華半島酒店的物業所有權仍然百分之百歸泰華集團。
第六,泰華中心。
曾經的爛尾樓魔都環球金融中心,當初花了34億華夏幣,從東瀛森大廈株式會社在內的一眾投資機構手里收購了全部權益后。
泰華前后花了74億華夏幣,花了2年多時間,終于完成了這棟擁有2100個停車位,118萬平米商場,78萬平米超豪華良木園酒店,194萬辦公面積,總計513平米的世界級地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