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豐厚的利益放在面前,誰t也忍不住啊。
“我相信兩位的誠意,不過漢華為什么要跟伱們合作花旗、摩根的大通、雷曼、美林、貝爾斯登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的選擇。”
鮑爾森手里緊抓著文件快速道。
“徐,別繞彎子了。我相信你把我們喊來,肯定是希望跟大摩和高盛合作,所以拿出你的條件吧,只要我們能做到,便會竭盡全力的幫你。”
杜德恒附和的點了點頭。
“ok,我最喜歡跟爽快的人合作。”
徐良揮了揮手。
呂慧把另外兩份資料放到兩人面前。
拿起來一看。
杜德恒目露驚訝。
“你打算收購優尼科公司”
“沒錯。”
徐良很干脆的點了點頭。
漢華和紅巖積累了將近400億美元的現金。
這筆錢不能總留在賬上,必須投出去。否則只是每年的貶值就讓他心疼死。
目前華夏國內市場吸收資金的能力有限,而且需要審批,不是說你想投錢就能夠投進去。
再剔除一些升值潛力沒那么大的企業。
找了一圈后,徐良的目光逐漸放在了優尼科石油公司身上。
這是一家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加州石油巨頭。
1903年,優尼科成立了西方第一座石油工廠,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運油船。
龐大的規模經濟帶來了商機,石油工業的支撐使加州在美國南部飛速地發展起來。
與當年的淘金熱相似的是,大批大批懷著發財夢的投資者來到這里,不過這回他們是沖著優尼科營造的石油經濟而來的。
對于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人來說,優尼科的“76”標志在某種程度上是美國精神的一個特色代表。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優尼科一直都是美國加州首屈一指的石油和汽油生產商,而且目前優尼科仍名列美國石油鉆探和開采公司中的第九位。
跟很多發展到巔峰的大公司一樣,為了追求所謂的高效率、高營收,管理層昏招迭出。
德士古、雪弗龍和埃克森美孚都在通過并購擴張,搶占市場的時候,優尼科制定了把汽油業務撇開,專注于其他地區尤其是海外地區的石油勘探和生產的發展戰略。
先是在1993年賣掉了價值18億美元的140座汽車、卡車車站。
緊接著又在1996年,將其在加州的3座煉油廠、在西海岸的1350座天然氣站、一套銷售系統以及其它一些資源,一起賣給了德士古,甚至連一度是自己驕傲的“76”商標也一齊賣掉,總值20億美元。
但可惜的是,石油勘探這玩意成功率本來就不高。
虧損幾十億,一滴油也弄不到的例子太多了。
優尼科又沒有個叫上帝的爹,再加上當時國際油價低迷,左右夾擊下,優尼科虧得差點當褲子。
債務一度高達61億美元。
甩賣了大量的資產后,好不容易把債務壓到了現在的29億美元。
徐良之所以看中它。
除了他知道未來石油天然氣價格會暴漲,投資能源公司會一本萬利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優尼科已探明的石油及天然氣儲量中,約70位于亞洲和里海地區。
其在美國的能源生產基地主要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灣,而國外主要生產基地包括北海、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其中東南亞是其更重要的基地。
也就是說,將來老美開啟貿易戰。
對優尼科影響很大,但好歹還能保留根本。
這一點很關鍵。
“徐,優尼科雖然現在遇到了困難,但它擁有龐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想要順利收購,非常困難。”杜德恒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