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投資有潛力的企業。鐵本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而且,目前鋼鐵行業都在加速整合,如果我們能把國內的民營鋼鐵行業整合一部分,組建一個比肩鞍鋼和寶鋼的鋼鐵巨頭并不難。
而且我們也有足夠的資金和人脈來推進這件事。”
漢華在國內發展多年,投資漢華的g過千,這些都是漢華的人脈。
真要發動起來,收購鐵本并不難。
“鐵本的事我們先放在一邊。”
徐良拿起第二份文件。
“說說三九集團吧,你怎么看上它了”
“三九集團雖然現在虧損嚴重,但它的核心資產獨一無二,具備極高的投資價值。”
姜曉陽道。
提到三九集團,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趙新賢。
他憑借自己收購的中藥偏方,開發出了大名鼎鼎的三九胃泰。
這家伙還是國內出租車車頂廣告和明星商業代言的首創者。
憑借著優秀的產品,再加上一流的營銷。
1988年底,三九集團的前身南方藥廠的產值就達到了18億元,實現利稅4億元,居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第82位,成為當時國內知名度最高、盈利最好的中藥企業。
而當時,與三九幾乎同時創建的海爾、聯想、萬科等公司的銷售額無一超過10億元,華為、娃哈哈則才創業不到1周年。
88年產值18億華夏幣,利稅4個億是什么概念
這時候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81元,房價是每平米500元,大米一斤三毛,家電等大件要票,萬元戶就是大富豪。
憑借著巨大的成功,南方藥廠一口氣推出壯骨關節丸、正天丸、皮炎平等系列中藥產品,它們的銷售額在1年內都超過了1億元。
南方藥廠在中藥開發和市場運作上的能力,在國內已無人可以撼動。
在某種意義上,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它是最成功的市場化企業之一。
91年產權改革后,南方藥廠改為三九集團。
魯迅說過,只要你夠成功,拉泡屎都是香的。
在三九集團內,趙新賢是總經理,下面不設副總經理,集團總部只設黨務部、財務部和人事部3個機構,甚至連總裁辦公室都沒有,趙新賢之下設5個秘書,分別處理相關具體事務。
他將這種管理設置,得意地稱為“一人機制”。
在當時國內普遍缺乏商業成功經驗的情況下,得益于三九集團成功的大背景,這種一人機制居然跟海爾經驗成了國內商業界的圭臬。
被大肆宣傳學習。
隨著越來越成功,老趙也不可避免的飄了。
不僅把廣告牌掛到了紐約時代廣場,還趁著90年代國退民進的機會跑馬圈地。
從1996年到2001年,三九出手并購了140多家地方企業,平均每個月并購2家。
其中,承債式占45,控股式占35,托管式占20。
承債式就是全資收購,控股式不難理解,托管式主要是不要股權,只承包管理權。
就在這種跑馬圈地式的瘋狂并購中,三九集團迅速擴張成全國最大的中醫藥企業,總資產猛增到186億元。
所屬企業遍及全國,形成了醫藥、汽車、食品、制酒、旅游飯店、商業、農業和房地產八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