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們盡管心里不愿意,但卻拗不過爸爸的大粗腿。
最終還是同意了。
所以,來自美國的新橋投資拿到了南韓第一銀行。
1999年12月簽訂投資協議,新橋與南韓政府合計投資約9億美元,新橋持股51,政府持股49。
2004年12月,在渣打和匯豐的競爭下,渣打以33億美元拿到了第一銀行的全部股權。
歷時5年,新橋資本回報倍數約367倍,頗為豐厚。
南韓第一銀行的并入,直接給渣打增加了450億美元的總資產,以及每年近7億美元的凈營收。
除了南韓第一銀行,渣打還收購了印尼第十大銀行寶石銀行4456的股權,以及香江安信信貸。
“如果沒有您的支持,渣打也不會有這么快的發展。”
約翰漢弗萊語氣中透著恭敬。
現在的徐良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徐良。
雖然他持有的渣打股份還是367,并沒有增加。
但他卻通過漢華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誘惑,掌控了渣打十一個董事局席位中的七席。
雖然英國也跟美國一樣,在企業內部,ceo是老大,但掌握了董事局的徐良,可以毫不猶豫的換掉他。
直接掌握了渣打命脈的徐良,也間接掌握了渣打的大權。
“約翰,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幫你也是幫自己,所以不必客氣。不過,你這么急匆匆的從英國飛過來,想必有大事吧”
漢弗萊點了點頭。
“徐,你了解華夏粵省發展銀行嗎”
“粵省發展銀行”
約翰拿出一份厚厚的資料遞了過去。
“你可以看一下。”
徐良接過來,認真看了起來。
粵省發展銀行成立于1988年,是股份制金融企業,注冊資本15億元。
發起股東55家,多來自省內各商業銀行、各級財政和大型企業集團。
廣發行累積發放的貸款高達90的比例,用于支持地方經濟建設。
在1995年以前,廣發行一直實行多級法人制,總行對各分支行控制力微弱,各市縣財政和專業銀行在各地分支機構掌有大權。
在某些地方,廣發行一度充當“二財政”的角色。
也就是說,廣發行管理方面公私不分。
誰都可以從里面拿錢。
2001年,廣發行股本金從25億元增加到35億元。
增資后,廣發行的股權仍相當分散,尚有900多名股東,粵省省的每個地市也都持有廣發行的股份。
廣發行2003年報顯示,廣發行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其5012股份。
前三大股東分別為齊魯聯大集團、魔都申華控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鋼集團有限公司。
粵省省政府全資擁有的粵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列第五大股東。
1996年10月,廣發行從央行手中收購破產的中銀信托,實際背負了40億元的債務。
此舉被認為是開啟了建國后華夏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先河。
而承擔“試驗”的廣發行,則獲得由地區性銀行擴張為全國性銀行的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