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雖然一直在買買買,但他一直關注的公司并不多。
這次針對德隆的整合也是一樣。
山城實業會分拆賣掉。
這些公司我一家也不想要。”
他只關注年度財報,基本不參與管理。
到現在也只有漢華、紅巖、鴻蒙、泰華集團、康師傅、facebook、推特、海力士、豐收農業九家。
就算是他參與管理的九家公司,也只負責戰略,不參與日常管理。
“中燕那邊已經提交了,總共九十六份,目前已經全部交到了紅巖派到中燕的盡調小組手里,明天就會給您送過來。”
“天山這邊因為盡調結束的相對晚一些,預計還要四天后才能提交。”
徐良心下了然。
翻了翻桌上的材料。
老三股之二的湘火炬和合金股份都是行業巨無霸。
尤其湘火炬更是德隆實業資產的明珠。
想要收購湘火炬的國內外公司有十幾家,其中包括j摩根、高盛這些國外巨頭,當然也有萬向集團、華潤等國內巨頭。
相比之下,合金股份雖然規模龐大,但因為常年虧損,欠缺基本的整合,追求者就少了很多。
合金股份的前身是華夏最大的鎳合金材料生產企業,成立于1958年的沈河區第三電線廠。
到了1961年改名為沈陽合金廠,并成為機電部的定點生產企業。
1990年改制為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
那時的沈陽合金總資產達到13億華夏幣,凈資產7000萬,股本5000多萬元。
主要產品是鎳合金,市場占有率達到80,而且業務比較穩定,每年有四千多萬的銷售收入,800萬左右的凈利潤。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行業小巨頭。
1997年,華夏掀起了國退民進的大潮。
沈陽合金也被擺上了貨架。
因為業務比較穩定,盈利豐厚,沈陽合金無疑是一家受人追捧的優質企業。
所以競爭者眾多。
德隆也是其中之一。
比起那些只知道砸錢搞關系的草莽英豪,德隆無疑是個腦袋瓜聰明的帥小伙。
它先聘請了鎳合金行業的頂尖專家,對沈陽合金進行了大量調研、評論和論證工作,還跟人大金融證券研究中心展開校企合作。
拿出了一套針對沈陽合金的企業發展規劃,以及對全市冶金行業未來發展的諸多建議等多方面報告。
這一套花活拿出來,直接把市政府官員砸暈了。
見過會來事的,但沒見過這么猛的。
別人還在走的時候,德隆已經飛了。
這誰頂得住
不過,就在你以為這是德隆全部的時候,他已經在第三層了。
為了成功收購,德隆精準的抓住了政府的痛點,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第一,拿出2000萬抵押金。
第二,企業職工暫時不下崗,允許有半年的調整期。
第三,企業的領導班子不變。
這一套收購大保健整下來,只要收購方不是知府親兒子,基本就沒跑了。
成功收購沈陽合金后,德隆遵守了諾言。
但唐萬新這個人是一個有能力也有理想的人。
有理想的人普遍都不安于現狀,總想著整點大的。
所以在全國鎳合金行業規模有限的情況下,老唐很快就把目光轉向了其它行業。
干點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