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認為一舉兩得。
但黃平不一樣。
并沒有為了利潤放棄原則。
為了強化質量意識,他組織了一場湘火炬315特別行動。
把全廠的人集中到一起,然后用一輛十噸重的壓路機,把價值100多萬的火花塞碾成了碎片。
這個跟海爾砸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舉動,徹底扭轉了湘火炬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把iso9002標準貫徹了下去。
在他管理湘火炬的三年時間里,產品再也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
不過,
一個成功的管理精英,僅僅是抓好質量,肯定是不夠的。
畢竟這是一個酒香還怕巷子深的年代。
所以,質量好,還能有市場才是真的成功。
黃平也是這么做的。
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他也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98年,湘火炬加入了美國汽車零部件協會。
這個世界上最有實力、最具權威的機構,在華夏僅有7個成員,湘火炬是其中之一。
可見其珍貴難得。
更重要的是這個舉動,徹底打開了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為湘火炬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這只是湘火炬拓展國內外銷售渠道的措施之一。
在黃平的努力下,湘火炬生產上嚴格控制支出,大宗原材料就進貨價格比上年降低了10。
技術公關,內部挖潛,節能節耗,讓火花塞制造成本下降了9。
這一進一出,就是20的毛利潤。
1998年,湘火炬的凈利潤達到史無前例的25.3,后面也再沒有達到過。
到了1999年,湘火炬因為大量并購,拉低了利潤率。
&t;divtentadv>但發展依舊穩健。
可惜的是黃平在2000年5月之后就離開了湘火炬。
后續的接任者,雖然有能力,卻遠不如黃平。
讓湘火炬越來越拉,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找找關系,說不定能讓黃平免于牢獄之災。”姜曉陽道。
徐良想了想,搖了搖頭。
“他是德隆戰略投資公司的執行總裁,產業基金總裁,持有德隆國際6.7的股權,是德隆的核心人物。
德隆被查,他注定逃不了,別費力氣了。”
整個德隆高層,除了唐萬新持有德隆國際13.6的股權外。
持有6.7股權的只有七個人。
除了唐萬里、唐萬平、唐萬川三兄弟以及黃平,還有北方證券董事王宏,德恒證券法人代表張業光。
以及沈陽合金法人代表孔清華。
他們是德隆這個龐然大物核心中的核心。
德隆被查,別人可以脫身,他們不可能。
當然,以漢華的能量和姜家的背景,真要下力氣幫黃平,確實能保住他,但干涉司法可不是什么好事。
很容易讓有心人抓住小辮子。
為了一個外人,不值得。
“伱真不想要?”
徐良肯定道:“我最在意的火炬集團已經有了彭志宇,其它也各有安排,不需要再來一個黃平了。”
德隆旗下諸多資產,整合方案基本上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