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心中驚訝于對方的敏銳。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沒錯。
如果他把投資德隆的570億華夏幣,投到大a的中石油、移動這些企業上,五六年的時間里獲得的回報,肯定比投資德隆更多。
但有一點。
華夏的外來投資是需要審批的。
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做夢都想,華夏能允許他們多建立幾只qfii基金。
但不行啊。
比起金融上的嚴格審核。
外來實業投資就比較受歡迎了。
不僅審核輕松,而且還有政策優惠。
但華夏國內,能夠承受巨額投資的企業也不多。
德隆就是最合適的一個。
收購德隆,漢華和紅巖,以償還債務和后續運營資金投入的名義,向國內轉移了900億華夏幣。
當華夏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從現在8.27變成6.5,甚至更低的時候,這筆錢就會伴隨華夏幣的升值,浮漲到1000億華夏幣以上。
再加上債務抵稅。
所以德隆帶給漢華和紅巖的真實債務,其實只有230億華夏幣左右。
相比之下,德隆的凈資產就有400億華夏幣左右。
這才是徐良愿意收購德隆的真正原因。
“漢華和紅巖在股市上的投資已經足夠多了,從風險的角度考慮,我們還是更愿意扎扎實實的投資一些實業。
另外,您也知道,美國的短期資本利得稅非常高。
合并德隆的債務后,我們也能通過合理的資本運作,減免掉一部分。
所以,收購的代價并沒有外界想的那么嚴重。”
他隱瞞了華夏幣升值的部分。
畢竟這個還未發生。
老人抬手點了點他,笑道:“我就知道你收購德隆不只是看重實業資產那么簡單,感情還有稅務上的考慮。
&t;divtentadv>不過全華夏的企業,也就只有你們能這么做了。”
除了漢華和紅巖,沒有哪家企業能一年從美國賺到上百億美元的收入。
徐良微笑以對,并未過多解釋。
老人看了他一眼,“咱們繼續之前的話題。”
徐良點頭后繼續道。
“德隆破產的第三條原因是戰略理想化。
德隆在產業整合這一戰略模式上做了大量的探索,結果也證明是卓有成效的。
例如,在入住湘火炬后,通過一系列的行業并購,使其主營業務收入在六年的時間里,從1.24億元增長到了113.9億元。
雖然利潤率不高,但作為沒有本身核心技術的機械加工企業而言,這個利潤率雖然有點低,但也還算成功。
更重要的是,德隆可以通過湘火炬規模的急速擴大,在股市中坐莊賺到更多的錢。
兩相結合,德隆通過產業整合的手段賺到的錢便顯得非常豐厚了。
而且,比起辛辛苦苦的運營實業,從股市中賺錢更輕松。
所以他們連續在屯河和合金股份的運營中證明了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策略后,便徹底走上了產業整合,股市坐莊的戰略發展路徑。
但這樣的戰略太過于理想化。
就像之前提到的,缺乏實業的支撐,金融就成了空中樓閣。
而且股民和投資機構也不是傻子。
你一兩次或許可以騙到人,但紙終歸包不住火。
尤其當宏觀政策發生變化的時候,更是加劇了德隆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