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的利潤,市盈率會很難看,市值自然也不會太高,直接影響他的利益。
所以,客隆的上市窗口期就是今年。
“徐生的胃口一如既往的好。”
李佳成臉色有點難看。
去年為了拿到太平洋基金的份額,他就沒少被徐良吸血,今年又來,心情當然不美麗。
“不是我胃口好,而是我出面的生意,太小了沒意思。
太大了,李老先生也未必愿意賣,百佳超市剛剛好。”
李佳成目露思索,對他而言沒有不能賣的東西,只有值不值得。
而且單就零售行業而言,屈臣氏才是和黃的核心產業。
“如果我愿意賣的話,徐先生又準備付出怎樣的條件?”
“20億美元收購百佳,另外我再給李老先生5億美元太平洋二期對沖基金的投資額度。”
“5億美元的額度沒問題,但20億美元收購百佳的話,太少了。”
2004年百佳獲得了264億港幣的總收入。
毛利潤35,凈利潤12左右。
換算一下,百佳的凈利潤約為4.1億美元。
這只是基本計算。
百佳還有六十多億港幣的負債。
每年連本帶利要償還近2億美元。
也就是說每年真正賺到的錢只有2億美元左右。
按照零售行業普遍10倍左右的市盈率倍數,徐良的收購雖然很公道,但卻沒有溢價。
“李老先生想要多少?”
“40億美元。”李佳成直接道。
徐良嘴角扯了扯,他知道收購百佳肯定會有一番拉扯,但這個老香港腳未免太狠了。
“就20億美元,如果李老先生不愿意的話,今天就當我沒來過。”
&t;divtentadv>“那真是太遺憾了。徐生,我真的很有誠意跟你合作。”
“20億美元的收購額,再加上5億美元的投資額,我已經付出了足夠的誠意,但李老先生卻一直不滿足。
所以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雖然這么說,但他的屁股卻沒挪窩。
大家互相放狠話是談判的常態。
“徐先生,和黃并不是我李家全權持股的公司,如果收購價格太低的話,我很難向董事局交代。”
“那就削減投資額吧,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李老先生減一億,我的收購價就加一億如何?”
老李臉色微沉。
用自己的利益去補貼其它股東,他還沒那么高尚。
但他也看出,徐良不會再讓步了。
“我需要考慮一下。”
“ok,我等著李老先生的答案。”
話落站起身。
“我就不打擾李老先生工作了,告辭。
對了。”
徐良停下腳步。
“忘記告訴李老先生,太平洋2號基金今年獲利豐厚,預計可以為客戶提供近3倍的回報,我記得徐先生在太平洋2號基金投了2億美元,算下來賺了差不多6億美元,恭喜。”
李佳成心中一震,忍不住道:“真的?”
“當然。再有半個月,基金就解封了,李老先生可以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