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把話筒遞給了徐良。
唰。
這次不用喊,就有無數人舉起手臂。
徐良向前走了幾步,把話筒遞給了一個看起來長得不錯的女生。
“徐先生,我是哲學系大三的王茜。
我想問的問題是,現在很多人都拿您跟比爾蓋茨、喬布斯、拉里埃里森等企業家證明,讀書什么用。
讀太多書反而會扼殺創造性。
您本人對此有什么看法?”
“很好的問題。
因為我們國家很多成功的第一代創業者都沒怎么讀過書,所以現在社會上讀書無用論很流行。
但,凡是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非蠢既壞。
為什么這么說?
八九十年代的華夏是一個物資奇缺的草莽時代。
在那個年代,只要你有一定的執行能力,善于發現機會,就能取得成功。
在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農民企業家,萬向的魯冠秋,西洋集團的周福仁,老干媽陶化碧等等。
但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定事件。
如果你仔細看一下數據,你就會發現,進入二十一實際后,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擁有大學學歷。
新浪、搜狐、網易、鴻蒙、阿里、企鵝,他們的企業創始人都有大學本科,甚至是名校碩士、博士。
為什么?
時代變了。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后,華夏已經不是那個物質奇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年代。
而是變成了物質豐富,人們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的年代。
在這個年代,只知道埋頭做事而不去思考大環境的變化,你不可能取得成功。
說一句絕對的話,如果你不讀書,你可能連互聯網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創業?
還有,剛才這位王同學舉的例子說我、比爾蓋茨、喬布斯都沒讀大學。
這個論斷有正確的地方,也有錯誤的地方。
正確的地方是我們確實沒讀,我考上央美后,四年加起來上課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星期。
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都退學了。
但首先一點,我們都考上了大學。
之所以沒有繼續讀下去,是因為我們都有各自的事業。
換句話說,我們都創業成功,有了在社會上生存的根本。
讀不讀書對我們的幫助不大了。
我們需要的知識,學校給不了。
還不如把時間節省下來,根據實際需要,在后面的時間里自行學習。
這樣理論結合實踐,能讓你學的更扎實。
所以,你可以不讀書,甚至退學,但前提是你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
如果你說:我就是想破釜沉舟,把全部時間拿來創業。
我敬你是條漢子。
但我不會投資你。
因為賭博式的創業,幾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
除非你家祖墳著了。
冒青煙都不行,著了。”
聽著周圍的哄笑聲,徐良笑著繼續道。
“我相信絕大多數普通人是沒這個運氣的。
所以對99的普通人,尤其是來自農村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讀書讀大學是改變你命運的唯一機會。
再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我旗下所有的企業,本科文憑是基本的敲門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