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定時間,我們來安排。”
“那就今天晚上吧。”
“沒問題。地點放在第五大道的俱樂部怎么樣?你應該知道那里。”
“可以。”
定下見面的時間,簡單聊了兩句后,對方掛斷了電話。
“是大摩ceo?”
呂慧問道。
“嗯。”
“他怎么這么積極給您打電話?”
“賺錢的事能不積極嗎。”徐良冷笑道。
能吸引這些家伙的唯有利益。
而現在他攥在手里,能吸引大摩和高盛的,就是克里斯蒂娜投資公司收購維旺迪集團欠下的高達140億歐元的債務。
這筆錢是他用紅巖基金持有的亞馬遜和蘋果各15的股權從渣打銀行貸款,然后又轉貸給了克里斯蒂娜投資公司。
為什么不是渣打銀行直接貸款給克里斯蒂娜投資公司?
很簡單。
后者沒有太多可供抵押的資產,如果強制貸款,那就是杠桿。
在美聯儲不斷加息,貸款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
克里斯蒂娜投資公司利息將達到11,這還是看在徐良的面子上,否則絕對會超過15。
不信就看看格雷澤家族收購曼聯。
扒皮抽筋,一輩子給資本打工。
而且,他持有的渣打銀行的股權只有不到50,持有維迪旺集團100。
用維旺迪的收益去給渣打一半的人創造收益,他還沒那么高尚。
所以只能是紅巖或者漢華。
最后。
為了降低風險,渣打也不可能把140億歐元的貸款全吃下來。
一般這種大型貸款項目,都是幾家銀行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銀行團。
這樣雖然賺的少了點,但也分擔了風險。
徐良顯然等不及這么慢吞吞的籌集資金。
直接貸款。
因為有充足的抵押物。
他從渣打貸款的利息只有7.2。
但貸給克里斯蒂娜投資公司的利息卻有16.7。
都是他的公司,為什么這么利息高?
里面當然有講究。
一般而言,公司賺到錢后,先支付員工薪水、獎金和各種保險,然后再拿來支付貸款和利息,最后剩下的部分才是納稅的稅基。
納稅后剩下的才是公司的凈利潤。
一些世界巨頭公司,每年的總收入高達幾百億美元,但每年的利息只有五六億美元,連10都沒有。
為什么這么低?
是成本太高,還是人工太貴?
其實都不是。
歸根結底四個字合理避稅。
為了規避高達35,甚至更高的企業所得稅。
企業主動通過借債擴張資產和企業,這樣一來,每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拿來償還貸款和利息。
壓縮了納稅的稅基。
凈利潤就少了。